“书”字的草书和“土”字的草书区别,附:“日”字的草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6:39 1

摘要:它看起来有点像“土”字,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有时候“书”字的右边还加一“点”,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经常会看到“书”字的草书这样写:

孙过庭《书谱》:书

或者这样写:

孙过庭《书谱》:书

它看起来有点像“土”字,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有时候“书”字的右边还加一“点”,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书”字的甲骨文,上部是“聿”(yù 以手执笔),下部是“口”,表示一边口诵一边以手执笔书写。

姬长明《甲骨文书法字典》

“书”字还有一种解释,依据金文字形,上部为“聿”(yù 以手执笔),下部为“者”(表声),本义为“书写”、“记载”。

《说文解字》:“書,箸也。从聿者聲。”

《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书

后来“书”字下部的“口”演变成了“曰”。

“曰”字和“日”字的草书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下面我们先研究一个“日”字的草书写法。

王羲之《十七帖》:昔

②“日”字的草书,可以写作“口”。

例如:黄庭坚《诸上座帖》中的“是”字:

黄庭坚《诸上座帖》:是

③“日”字的草书,可以写作一个“倒三角”的形状。

例如:怀素《草书千字文》中的“量”字、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中的“星”字、王铎《联步趋丹陛》中的“暮”字:

怀素《草书千字文》:量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星

王铎《联步趋丹陛》:暮

④“日”字的草书,在“倒三角”形状的基础上,可以简化为一个“横钩”。

例如: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者”字:

王羲之《十七帖》:者

⑤“日”字的草书,可以写作”正三角“的形状,它一般出现在字的中部或下部。

例如,孙过庭《书谱》中的“重”字、孙过庭《草书千字文》中的“万”字、孙过庭《书谱》中的“章”字、孙过庭《书谱》中的“莫”字、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中的“鲁”字、皇象《急就章》中的“昌”字、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中的“曾”字、孙过庭《书谱》中的“春”字。

孙过庭《书谱》:重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万

孙过庭《书谱》:章

孙过庭《书谱》:莫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鲁

皇象《急就章》:昌

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曾

孙过庭《书谱》:春

⑥“日”字的草书,也可以写作横向的两个“点”。

例如:黄庭坚《李白忆旧游》中的“暮”字、怀素《自叙帖》中的“者”字: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暮

怀素《自叙帖》:者

“书”字的草书可以依据“书”字的隶书字形推理得来。“书”字的隶书上部为“聿”,下部为“曰”。

礼器碑《书》

“曰”字和“日”字在草书中无区别,所以,“书”字的下部可以参考“日”字的草书写法。分别写成下面几种形状:

①“书”字上部的“聿”保持基本形状,下部的“曰”字比照【前面“日”字的草书第⑤种情况】写成“正三角”形状。

例如:朱耷《八大山人全集》中的“书”字:

朱耷《八大山人全集》:书

②“书”字上部的“聿”简化写作“竖+横钩”,下部的“曰”字比照【前面“日”字的草书第⑤种情况】写成“正三角”形状。

例如:皇象《急就章》中的“书”字、于右任《于右任作品集》中的“书”字:

皇象《急就章》:书

于右任《于右任作品集》:书

注意:“书”字的这种草书写法,其中的“点”是“曰”字的一部分。

③“书”字在上面字形的基础上,省略掉“点”,就像一个简化字的“土”字。

例如:孙过庭《书谱》中的“书”字、怀素《自叙帖》中的“书”字。

孙过庭《书谱》:书

怀素《自叙帖》: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书”字中有一个部件“聿”,“聿”字中有一个部件“横折”,而“土”字中没有。所以,“书”字的草书笔顺必须先写“竖”,然后才会出现一个“横折”;而“土”字的草书笔顺一般都是先写“横”,这样不会出现“横折”。

“土”字的草书举例:

来源:书法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