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现在人心不古,是人的价值观需要重新定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3 08:49 4

摘要:采摘狩猎时代勇敢最重要,农耕手工时代勤劳最重要,工业商业时代合作最重要,信息爆炸时代认知最重要,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最重要。技术迭代必然带来品德的变化,在农耕时代的勤劳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毫无意义,

不是现在人心不古,是人的价值观需要重新定义

从孔子到现在差不多2000多年的时间内,大家都感觉人心不古,今不如昔,现代关于道德滑坡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但是,如果要是问什么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品质?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其实是不同的时代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合作友善都曾出现在以往的道德共识中。

采摘狩猎时代勇敢最重要,农耕手工时代勤劳最重要,工业商业时代合作最重要,信息爆炸时代认知最重要,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最重要。技术迭代必然带来品德的变化,在农耕时代的勤劳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毫无意义,

技术的迭代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重新定义。

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品德是“元认知能力”与“人性智慧”的融合。

“人性智慧”(Humanistic Intelligence)

这不是单一的品德,而是一个综合体,是人类在AI面前保持独特性和优越性的根本。它包含以下几个维度:

提出问题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在信息爆炸时代,认知(回答问题的能力)最重要。但当AI能更快、更全地认知和回答时,提出正确、深刻、甚至颠覆性问题的能力就变得无比珍贵。这是创新的源头,是科学、艺术和哲学进步的起点。AI擅长优化答案,但人类擅长发现新大陆。

批判性思维与价值判断(Critical Thinking & Value Judgment):AI可以提供数据和分析,但“为什么做?”和“应该做吗?”这类涉及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终极判断,必须由人类来完成。这包括对AI建议的审视、对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的划定,以及在复杂情境中做出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决策。

情感共鸣与深度连接(Empathy & Deep Connection):AI可以模拟关怀,但无法真正地感受和共情。理解他人情感、建立信任、进行深度的创造性协作,这些是领导力、艺术创作、护理、教育等领域的核心。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不是缺陷,而是我们理解世界、进行高级社会协作的底层操作系统。

创造力与想象力(Creativity & Imagination):这里的创造力并非指简单的组合式创新(AI也很擅长),而是源于人类独特生命体验、情感波动和潜意识连接的原创性洞察和艺术表达。它是超越数据和逻辑的灵光一现。

在AI时代,以“重复性时间投入”为特征的“勤劳”确实正在迅速贬值。AI和自动化系统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其“勤劳”程度远超人类。人类的价值不再体现在“努力地做”,而体现在“聪明地想”、“有道德地决策”和“有温度地互动”。一个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变通的人,其生产力将远不如一个懂得如何指挥AI协同工作的人。

技术重塑社会,社会规范塑造品德。

采摘狩猎时代因为环境险恶,力量与勇敢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农耕手工时代因为生产依赖季节和精耕细作,勤劳与耐心成为美德。

工商业时代因为复杂的分工与合作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守信、合作、纪律变得至关重要。

信息时代因为信息过载,辨别真伪、整合信息的认知能力成为关键。

人工智能时代,当重复性劳动和初级认知被外包给机器后,那些最人性化的、机器最难以模仿的特质——即我们提出的“人性智慧”——就自然被推到了舞台中央,成为最重要的“新品德”。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不是与机器比拼计算力或效率,而是彻底回归并升华那些使我们成为“人”的特质。教育的核心、个人发展的方向,都应从培养“勤劳的执行者”转向培育“具有深远洞察力、丰富情感和强大伦理观念的提问者、创造者和决策者”。

未来,最成功的人,不会是“最勤劳”的人,而是 “最善于与AI共生”的人。他们懂得用AI扩展自己的能力,但同时用自身的人性智慧为AI的发展指引方向、划定边界。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机合作品德”。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要求我们进行一次深刻的思维转变:从“人类工具论”(人是使用工具的主体)转向“人类意义论”(人是定义价值、意义和方向的主体)。

生活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不是说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合作、友善不要提倡,至少说传统美德的因为时代的变迁变得不那么重要。不是现在人心不古,是人的价值需要重心定义。

来源:智慧溪水V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