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对洋人和日本人,明朝为啥比清朝硬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11:22 3

摘要:同样是封建王朝,为啥明朝面对洋人和日本人时,腰杆能挺得笔直,而清朝却屡屡露出软肋?咱们不扯空话,就从 3 封文书、2 场战争里,扒一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 看完你就懂,为啥说 “明朝的风骨,清朝难比”。

同样是封建王朝,为啥明朝面对洋人和日本人时,腰杆能挺得笔直,而清朝却屡屡露出软肋?咱们不扯空话,就从 3 封文书、2 场战争里,扒一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 看完你就懂,为啥说 “明朝的风骨,清朝难比”。

第一幕:英国给明朝的 “尊称”,到清朝变成了 “檄文羞辱”

1596 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给明神宗写了封信,开头的称呼现在读来都带感:“蒙上帝恩典,英格兰、法兰西及爱尔兰女王、信仰守护者伊丽莎白,致伟大、强盛且不可战胜的中国皇帝”。

您没看错,当时英国哪怕已经开始搞海外扩张,对明朝的称呼里仍带着 “不可战胜” 的敬畏 —— 要知道,那时候明朝刚打完万历朝鲜战争,把日本丰臣秀吉的军队按在朝鲜半岛揍,欧洲传教士早把明朝的军威传到了西方,英国自然不敢怠慢。

可到了清朝,画风彻底变了。后来英国发动战争前,让汉学家郭士立写了篇《为声明入侵中国事由檄文》,里面的话满是轻蔑:“尔主系辽东海外女真后裔,乘故明流寇倾覆社稷,坐享渔利二百年,以华夏淳风,尽染犬羊羶俗”。更讽刺的是,英国还打着 “反清复明” 的旗号,意思是 “我们是来帮明朝复国的”—— 这哪里是檄文,分明是把清朝的 “正统性” 按在地上摩擦。

同样是面对英国,明朝收到的是 “尊称”,清朝收到的是 “羞辱”,差距从称呼里就藏不住了。

第二幕:日本看明朝的 “敬畏”,到清朝变成了 “鄙视”

明朝和日本的交集,最硬气的当属万历朝鲜战争。1592 年,丰臣秀吉率 20 万大军打朝鲜,明朝派军支援,这一战打出了大明的威慑力。

日本史料《征韩录》里记了个细节:“明军大炮一发,则山崩地裂,我军铁甲皆碎,非弓矢所能敌”—— 要知道,当时日军已经有火枪了,但在明朝的红衣大炮面前,根本不够看。还有更提气的,葡萄牙传教士在《佛洛伊斯日本史》里写了个高光瞬间:一场战斗里,一名大明骑士单枪匹马,穿过日军火枪阵的白雾,直接冲进敌阵夺下旗帜,还环视一圈挑衅,最后骑着马全身而退。朝鲜史料《再造藩邦志》也印证了这事:“天兵一骑冒铳炮突进,夺其一旗而来,贼走入城”。

那时候的日本,对明朝是真的服。1407 年日本学者瑞溪周凤在《善邻国宝记》里,抄录了朱棣给日本国王的国书:“朕奉天命,君主华夷,尔日本国王源道义,心存忠敬,屡遣使贡,朕甚嘉之”—— 日本不仅接受明朝的册封,还年年朝贡,这背后是对明朝实力的认可。

可到了清朝,日本看清朝的眼神彻底变了。1894 年甲午战争时,日本《征清战纪》里记了个荒诞的细节:“攻打旅顺时,清兵依赖堡垒之坚固,我军侦察兵单人接近堡垒,守兵竟直接逃跑”。伊藤博文的内阁文书更直白:“清军装备虽为欧式,但精神未脱旧态,士兵仅因畏惧上官而战,战场上常见弃置死者、舍弃伤者的行为”。还有《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清兵败逃时丢弃枪炮溃散于山野,俘虏态度卑屈,给点钱或食物就愿意投降”。

从 “明军大炮震碎铁甲” 到 “清军见侦察兵就跑”,日本对明清的态度转变,藏着最真实的实力差距。

第三幕:不是 “封建王朝都一样”,数据不会说谎

有人说 “明清都是封建王朝,没什么区别”,但数据和现实会打醒这种说法。

看一组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数据:战国晚期人均原粮 921 市斤,西汉末 993 市斤,唐朝 1256 市斤,明朝 1118 市斤,而清朝中叶呢?只有 350 市斤 —— 连战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还有平均身高,清朝人的平均身高甚至退回到了春秋时期的水平。

更讽刺的是,清朝常吹 “康乾盛世”,可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在日记里写了这样的场景:“行人非常饥饿,即使我们丢弃的垃圾,也会有人抢着吃;清军与乞丐无异,铠甲就像破棉布做成的被子,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可以消灭乾隆的整个帝国海军”。

后来亲历乾隆拒绝英国贸易的斯当东,更是直接看透了清朝的虚弱:“清朝政府傲慢自大,军事防御薄弱,清军仍用冷兵器和老式火炮”。他回国后多次给英国政府写报告,主张用武力逼清朝开放 —— 这直接推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就像有人说的:“清朝灭明朝,就像一个 20 岁的社会青年,跟着农民军一起打败了 75 岁的泰森,然后拿着大喇叭喊‘我比泰森厉害’”—— 靠捡漏得来的天下,却没本事守住天下的尊严,这才是清朝最大的问题。

写在最后:风骨不是吹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明朝不是没有问题,它有宦官专权,有党争,但在面对外敌时,它始终没丢了 “华夏之魂”—— 无论是打日本、抗荷兰,还是应对英国的接触,明朝始终保持着 “天朝上国” 的底气,这种底气不是来自傲慢,而是来自实力和风骨。

而清朝呢?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再到溥仪投靠日本当傀儡,它丢的不仅是土地和银子,更是一个王朝的尊严。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觉得明朝和清朝的最大差异是什么?是军事实力,还是统治阶层的风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来源:无为不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