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的著作中,出现了契丹人,并且也表明了契丹人和汉人之间爆发了冲突。其实在封建历史时期,关于契丹人的描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如今在中国的56个民族当中,竟然没有契丹人的影子,曾经十分强大的契丹人,他们到底都哪去了呢?
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的著作中,出现了契丹人,并且也表明了契丹人和汉人之间爆发了冲突。其实在封建历史时期,关于契丹人的描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如今在中国的56个民族当中,竟然没有契丹人的影子,曾经十分强大的契丹人,他们到底都哪去了呢?
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民族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发展,也成就了独特的中华文明。满清王朝是由身处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权,和女真部落相同的是,契丹族也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而且契丹族的风俗习惯与大部分的游牧民族是相同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也使得他们变得能征善战。
汉武帝远征匈奴,其实契丹人和匈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于契丹人记录最早出现在魏书之中。在书中记载了契丹人是当年的鲜卑族和匈奴人结合的产物。在唐朝时期,契丹族还是一个小小的部落,由于能力弱,一直被强大的部落追的颠沛流离,而当时的草原霸主是突厥,契丹人为了寻求保护,当了突厥人的小弟。
但是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权总是在不停的更替当中,因为他们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了他们必须要发起生存之战,这也使得政权频繁的更替,而且嫡长子继承制度完全无法顺利的推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强大的突厥因为内部的原因被四分五裂。
而且在突厥被唐朝灭亡之后,身为小弟的契丹也只能够投降于唐朝,并且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他们需要每一年纳贡缴税。后来李世民给契丹的领导者赐了一个名字,叫做李尽忠。
随着武则天建立了武周王朝之后,她与契丹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所以此时的契丹人便发起了叛乱,但是弱小的契丹部落怎么能够与武周王朝相提并论呢?最终他们被平定了之后,契丹人全部被当做了奴仆。而李尽忠也在此次叛乱中被杀害,但是因为此次战争,也让契丹人和大唐人民结下了深仇大恨。后来当回纥部落崛起之后,契丹人便选择依附于它。
到了唐朝末年,契丹部落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领袖,他便是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带领着契丹走向了繁荣昌盛,并且让契丹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耶律阿保其非常喜欢中原文化,而契丹内部的继承制度只是尊崇王者,他们不是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耶律阿保机希望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把他自己的王位传给子孙,所以在政权更替的时候,契丹内部发生了叛乱,史称诸弟之乱。
耶律阿保机平定了叛乱之后,他也向其他的人表明了契丹部落只能有一个首领,那边是耶律家族的子孙。后来在耶律阿保机的努力下,建立了大辽国。而大辽国与宋国之间恩怨存在了很久,并且在宋真宗时期还建立了檀渊之盟。
但是在辽圣宗死后,辽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后来被金国所灭。所以辽国一部分的百姓,已经和金人和汉人融合,还有一小部分人保留了纯正的契丹血脉。因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征,使得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保存的并不完整,但是根据契丹人的生活习性,可以推断出如今56个民族之中的达斡尔族,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
在契丹人与金人融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选择屈从于金人的统治,而有一部分人决定拼死反抗,所以他们跟随着契丹的贵族耶律大石建立了新的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为西辽。
但是西辽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更强大的敌人——蒙古部落,蒙古部落从未停止他们对外扩张的步伐,所以在公元1218年的时候,西辽被成吉思汗所灭。而身处西辽的契丹人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西行,他们来到了如今的伊朗地区,并且与当地的人融合。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当地与蒙古族融合,但是随着蒙古族扩张的脚步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契丹人的血脉也流向了全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契丹人早已经与其他的民族融合在一起,分不清楚你我。而且发展历史,也体现了民族的融合性。看似契丹人已经被其他的民族而吞并,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保护他们的方式。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而契丹人也必须要以他们方式活下去。
来源:藤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