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6年,在北京郊区的主要干道上,忽然出现一个外国人。只见他手拿一台相机,边走边拍摄北京城的风貌,此举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1906年,在北京郊区的主要干道上,忽然出现一个外国人。只见他手拿一台相机,边走边拍摄北京城的风貌,此举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当时,正值清朝末年,已经有不少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他们惊叹于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拍摄了很多反映当地建筑和人文风貌的影像作品。
如今,这些老照片被披露出来。100多年前的北京郊区,居然是这个样子!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906年,北京郊区的宽阔道路上,数乘骡轿正在赶路。这种独特的交通运输工具引起了外国摄影师浓厚的兴趣。
所谓骡轿,是在北方一些地区广泛使用的轿子。它的外观呈箱形,通过两根较长的杠子分别放置在前后两头骡子的背部作为支撑。在这两根杠子之上安置着轿身,内部空间可供人乘坐。
1906年,在几乎干涸的护城河边,几个少年正在玩耍。河岸上分布着一些民居,树木郁郁葱葱。远处,依稀能看到一座城楼,有人说照片拍摄于北京内城南垣外宣武门西侧的护城河上。
这是当时的北京明十三陵。陵园里古树参天,建筑气势恢宏。外国摄影师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皇家陵寝。
1906年,北京八达岭长城,整体景观保持着古朴且自然的原始状态,尚未经历大规模人工修缮干预。部分区域因长期缺乏维护,导致墙体结构出现损毁现象。
1906年,北京郊区举办庙会,一派热闹的景象。画面中出现数名身着满族传统服饰的女子,她们手中拿着长长的山楂串儿。
在庙会上,小贩摆出出一台留声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还是个稀罕玩意。不少人被其吸引,坐在边上欣赏播音乐。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孔庙,御道两旁古木苍劲挺拔,营造出静谧肃穆的氛围。孔庙始建年代可追溯至大德十年(1306年)。
1906年,北京郊区的农村,还是传统的耕种方式。一名农民正在地里犁地,前面有三头牛拉着犁子。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有些家庭没有牛或马,只能用人力来犁地。两个人拉着橙子在前面走,后面一人扶着犁子。效率比较低。
1906年,北京郊区一处破落的寺庙里,和尚早跑了。只剩下老旧的大殿,以及殿内几尊佛像和罗汉像。地面很潮湿,长了不少杂草。
1906年,北京郊区一个村子外吗,有三名女子正在干活。她们手持筢子,仔细地将散落于地面之上的谷穗收集到竹筐里。
这是位于北京郊区寺院里两座佛塔。一座上部已经坍塌,另一座保存的还算完整,塔身斑驳,看山去有些年头了。
村头几个妇女和孩子,看到有外国人对着他们拍照,都站在原地好奇地观望。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对照相存在误解,并不愿被拍照。
1906年,在北京郊区一座牌坊,看上去规格不低。从周围环境看,这里应该是一座陵墓的大门。
北京郊区农村,一群孩子在水车边玩耍。一批白马正围着水车转圈,带动水车将河水灌溉进农田。
1906年,北京郊区一处古老的长城。宛如蜿蜒盘旋于群山之间的巨龙,部分墙体已出现损毁迹象。
1906年,北京郊区独特景致。近处松柏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极目远眺似有一片静谧湖泊。
结束语:常言道“千年历史看北京”,翻看这些百余年前的老照片,今昔对比,更真切感受到时光流转带来的深刻变迁。如今的北京郊区,风貌焕然一新,绽放出迷人光彩,现在才是最好的时代!
来源:历史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