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导弹部队这些年发展得飞快,尤其是常规打击部分,从上世纪末起步到现在,东风系列已经从简单仿制变成覆盖几千公里的精密家伙,美军高层在报告里反复提心吊胆。
中国导弹部队这些年发展得飞快,尤其是常规打击部分,从上世纪末起步到现在,东风系列已经从简单仿制变成覆盖几千公里的精密家伙,美军高层在报告里反复提心吊胆。
根据五角大楼的评估,中国现在有上千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射程直指亚太美军基地和航母群。
这些导弹不光数量多,技术还领先,颠覆了传统海空优势。
先说第一点,美军手上没对应工具,至少短期内追不上。
中国导弹部队专注中远程常规打击,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反舰型,能精准锁定移动目标,射程超过3000公里。美军技术储备厚,但要建类似体系,得从头重组陆军导弹单位,训练操作员,还得找海外部署点。
RAND智库报告指出,中国导弹库存已达1400枚弹道导弹,加上数百巡航导弹,规模庞大。美军退出中导条约后,开发陆基中导速度快,但整合进作战链条耗时长,预算还得分散到其他领域。结果呢,中国本土随意布阵,美军却被动选岛链,选项少,效率低。
地理位置这事儿,第二点,美中部署天差地别。中国大陆面对西太,导弹轻松覆盖关岛、日本、韩国美军据点。东风-26绰号“关岛杀手”,射程4000公里,能携带常规弹头直击美军枢纽。美军想反制,建反导网如宙斯盾和萨德,但这些点位离中国太近,几分钟导弹就到。
中国导弹能攻击美空军基地跑道,瘫痪起飞能力。在中东,美军用战机压制对手发射车容易,但在中国周边,机场可能开战头小时就遭饱和打击,维修跟不上破坏。地理决定攻防不对称,中国本土优势明显,美军暴露越来越多,亚太棋局里,中国越玩越顺手。
第三,实战案例证明威胁真实。2020年伊朗导弹打美伊拉克基地,美拦截拉胯,基地建筑损毁严重。中国导弹技术更成熟,同年夏天东风-26和东风-21D从两地发射,击中南海移动靶船,美侦察机旁观全程。这不光是演练,证实反舰弹道导弹打大型舰艇从概念变现实。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最近展示YJ-19高超音速巡航导弹,5倍音速飞行,轨迹难测,能低空接近目标。伊朗那水平都能让美军吃亏,中国执行更准,覆盖广,命中率高,让美军不得不承认,这能力直接针对航母群弱点。
第四,威慑效应超出美军底线。过去几十年,美军靠海空军横扫战场,航母推进无人挡。但中国导弹逼舰队后撤2000公里,舰载机航程缩水,作战窗口小。五角大楼报告强调,中国核常规纠缠,如东风-26双重用途,增加误判风险,美常规打击可能被解读为核意图,升级冲突。
美军拉中国进军控谈判,还退出中导条约,就是想扭转局面。但这反映出不安,原子科学家公报指出,中国核武库增长快,常规导弹更让美军感到常规优势流失,亚太特定环境下,航母效能几乎归零。
第五,美军短期难匹配中国体系规模。美国中导从潘兴-2技术继承,性能好,但转中程需重构部队,升级协同,花大钱建基建。
国防预算分散,几年内赶不上。中国导弹部队摊子已铺开,发射车机动,演练转移阵地避侦察。中国军事技术追赶美军快,有资源建庞大武器库,但美军作战经验仍占优。可在导弹领域,中国领先,美模拟战显示,导弹让美航母易攻。
规模差距不是技术问题,是时间和投入,美军短期内补不齐。
第六,反导实战可靠性成谜。美宙斯盾、萨德、爱国者-3层层防,测试标准-3拦截25次中22次。但这些理想环境,伊朗袭击暴露漏洞,东风-17高超音速轨迹变幻,覆盖日韩反导点。战时导弹群升空,末端机动绕拦截,基地警报闪。
高超音速武器被炒作,但中国俄罗斯领先,美防难跟上。公报警告,纠缠加剧风险,美打击常规可能误触核。反导更多抵消战略威慑,实战存大差距,中国导弹突防强,让美网像花瓶。
第七,导弹打击效费比高。一枚中程导弹成本近亿,但攻击机场,侵彻弹头抛撒数百米,爆破跟进扩大破坏。瘫痪美大型机场72小时,上百枚投入百亿级。比派战机冒险好,导弹无需回收,风险低。
三代机价三四亿,空战损耗高。CSIS概述,中国导弹对亚太美军影响大,基地威胁让空中投射难。成本优势突出,对美军这种全球部署大国,导弹饱和攻击经济实惠,效果显著。
第八,地缘政治连锁让美难堪。中国导弹强,邻国允许美部署犹豫。过去中国弱时,周边动作频,美国推动下挑衅多。现在导弹覆盖,一旦误判,自家成战场。
这些理由交织,美军应对慢。八大根源现实,美顾虑源于不对称扩大。
揭秘中国导弹如何从无到有:倚天神剑震惊世界 中国军网
来源:风吟枪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