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育新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4:05 3

摘要:“景德镇市关工委调研报告很好。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总结做法和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强保障,突出组织建设强活力,聚力立德树人强根基,聚焦帮扶帮教强培育。做得实在、受益面广、具有特色、效果很好。工作保障有力有效、“五老”力量有为有成、品牌教育有声

“景德镇市关工委调研报告很好。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总结做法和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强保障,突出组织建设强活力,聚力立德树人强根基,聚焦帮扶帮教强培育。做得实在、受益面广、具有特色、效果很好。工作保障有力有效、“五老”力量有为有成、品牌教育有声有色。为你们点赞……”

2024年8月30日,在阅读《景德镇市关工委关于基层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后,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作出了以上批示。

批示让全市关工系统为之振奋,这个批示不仅仅是来自中国关工委领导的肯定,更是对瓷都大地上一群满头华发的“五老”三十余年来以初心护童心,薪火相传育新人工作的高度认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弥足珍贵的荣耀。

党建引领强保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经常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更是先后多次对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若干举措》,提出4个方面16条举措。

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党建带关建”不断取得新成效;“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得到持续完善。

在王元芝、周华保等历届市关工委班子的薪火相传下,以张景根为“班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关工委同志精心谋划、扎实工作,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市关工委积极探索新时代关工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新路径的相关文章喜获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亲笔批示及中国关工委2024年度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

省关工委主任周萌就市关工委贯彻落实省关工委督查反馈会情况作出批示,市关工委严格按照督查问题整改清单进行整改,如今,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已列入党建考核内容、党校培训计划、市委督查计划,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切实做到“工作有部署、财政投入有保障、督查考核有分量”;

2024年,市关工委在全省率先召开基层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和验收工作方案,确保按照省三年计划逐步达标,浮梁县关工委还代表全省基层关工委,在全省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为推进我市企业关工委建设,市关工委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并率先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我市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提出实现全市企业关工委“应建尽建”目标,目前,商会和企业关工委正在有序建设中,形成了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强大合力。

……

组织建设强活力

荣获首届全省“最美五老”称号的浮梁县峙滩镇关工委主任姚柳昌,今年已74岁,2013年从镇人大主席岗位上退休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工作中。

在他的带领下,峙滩镇关工委依托皖赣边八县大会召开的这一资源优势,“五老”进校园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2016年至今共结对帮扶180多名困境学生,帮扶金额达20多万元;加强实地巡查等防控措施,确保近年来峙滩镇未曾发生一例溺水事故……而他个人也自2021年开始,每年都拿出一个月的工资用来帮扶困难学生,4年来,他已捐赠14693元帮扶贫困学生。

基层实,活力增。姚柳昌的事迹,峙滩镇关工委的工作开展,犹如缩影,折射出全市关工委多年来工作的实况。像姚柳昌这样战斗在基层的“五老”还有一大批,如有担当、有作为的乐平市关工委主任万玉华,满目青山夕照明的浮梁县关工委主任吴木才,开启关爱新征程的昌江区关工委主任胡世英,老有所为的珠山区关工委主任施向阳,辛勤耕耘的昌南新区关工委主任方松保……

市关工委一直以来重视阵地建设,不断推进关工委基层组织工作规范化。目前,全市共有关工委组织871个,“五老”总人数4013人。依托基层关工委组织,全市上下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24年,乐平市关工委携手相关部门,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唱红歌、学红史、读红书、树红心”主题教育活动,独具特色的做法和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关工委的积极评价和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浮梁县关工委按照“有班子、有队伍、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作为”的“六有”标准,实现全县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健全,人员分工明确,乡镇、村(社区)关工委工作经费全部列入保障范围,基层关工委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

昌江区关工委开展法治知识、心理生理健康、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三童”调查摸底,筑牢预防溺水等安全防线,全方位夯实立德树人根基;组织关爱报告团成员走进校园,为学校青少年进行反校园霸凌等法律法规宣讲;

珠山区关工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昌南新区关工委在大力推进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立德树人根基;

立德树人铸灵魂的景德镇学院关工委、教育育人的市教体局关工委、关爱后代暖人心的市林业局关工委等基层关工委也都积极地为关心下一代贡献着银发力量。

立德树人强根基

现年82岁的刘士龙是教育战线的一名“老战士”,他在2003年退休后,又在市关工委、市教体局的邀请下,担任了校外辅导员、市关工委关爱报告团成员。20多年来,他用课前6万多字的笔记的课前准备,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有趣的课。

而像刘士龙这般倾注于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在瓷都大地上还有很多,如孜孜不倦为孩子们讲革命故事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新诚、自办红色文化馆的徐裕西、坚持使命不停步的市委党校老教师廖寿保等先进“五老”典型。

为了充分发挥关爱报告团教育引导青少年作用,市关工委班子成员通过多次调研,积极探索适合关工委特点的方法思路,为凸显每一场宣讲精准性、灵活性、实效性,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关工委关爱报告团成员,并颁发聘书,调整后现共有26名关爱报告团成员,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医学、法律、心理等专业人才,无论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专业、性别结构都较为合理,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宣讲队伍。

关爱报告团进校园

在此基础上,市关工委还深入挖掘我市地方特色资源打响品牌知名度。该委充分利用本地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结合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航空、陶瓷等特色产业,弘扬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金霞党建工作室”“胜利路老兵工作室”“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五老”工作室。全市各级关工委与教育、文旅等部门共同打造的陶艺培训基地遍布全市中小学和相关陶瓷企业、景区和社区,形成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陶瓷文化教育传播培训网络,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感悟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让他们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也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工作输送更多后备人才力量。

帮扶帮教强培育

浮梁县鹅湖镇桥溪村出生的李彤还记得,在2020年收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在高兴之余,也为学费着急。

“关工委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年年对我资助,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业。”如今的李彤已是北航的一名研一学生,并于2022年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彤的幸运远不是个例。无论是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还是困难学生、残障学生、留守儿童、问题少年,都是关工委的重点帮扶帮教对象,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及社会各界人士做到“有帮无类,尽心尽力”。

浮梁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

常年义务为智残儿童康复的金健民、乡亲们心中的“一号老头”周大鸣、帮扶帮教育新人的市公安局关工委主任陈志华等“五老”在倾心呵护每一个青少年的成才梦想。

市关工委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身处困境的青少年学子,坚持全方位多手段齐呵护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做细做实关爱帮扶工作,做到对优秀学子奖励奋进,对失足未成年人勉励改造,对留守、困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鼓励成才,对残疾青少年激励自强,真正做到精神层面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

据悉,2024年,景德镇市关工委市本级共举行关爱帮扶活动11次,使用帮扶资金30.4万元,帮扶人数达302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各级关工委2023年共发放爱心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帮扶帮教青少年达2076人次。

关爱下一代,一直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关工委将继续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培育更多“有特色、叫得响、立得住”的瓷都关工委品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