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出癌症后还能活多久?”这是每个患者确诊时最大的疑问。临床数据中,确实有部分患者因发现晚、治疗不规范等原因生存期受限,但是我们临床中有很多患者生存期超过20年的大有人在。
“查出癌症后还能活多久?”这是每个患者确诊时最大的疑问。临床数据中,确实有部分患者因发现晚、治疗不规范等原因生存期受限,但是我们临床中有很多患者生存期超过20年的大有人在。
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采访了众多抗癌成功的患者,分享给大家6个关键要点,帮癌症患者把生存期拉长到20年以上!
1
治疗要打“组合拳”
李忠教授常说:“癌症是全身病的局部表现。”早期患者盲目拒绝手术,或晚期患者一味追求“杀瘤”,都是误区。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态,制定个性化方案:
早期患者:手术为主,术后用中药调理气血、修复脏腑(如四君子汤加减),降低复发风险;
中晚期患者:放化疗/靶向治疗期间,配合中药缓解恶心、乏力、骨髓抑制(李教授常用黄芪、女贞子等扶正药),提升治疗耐受性;
康复期患者:中药重点转向“祛邪”,抑制残留癌细胞活性(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解毒散结)。
2
心态差是致命的“杀手”
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李主任,我吃不下睡不着,总觉得活不过3年……”其实长期焦虑、抑郁会降低免疫力,让癌细胞更“嚣张”。
建议大家:每天留10分钟“情绪释放时间”:写日记、和家人倾诉,别憋着;培养小爱好:养花、打太极、听戏……转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
曾有位肝癌患者,确诊时肝区疼痛、情绪崩溃,李教授除了抗癌,还开了中药调理肝脾,同时让他每天去公园和老人们下象棋。3个月后,他笑着说:“现在下象棋比焦虑的时间多!”如今他已带瘤生存12年。
3
饮食要吃对
癌症患者饮食要牢记“三原则”:
扶正优先:术后、放化疗后体质弱,多吃山药、红枣、瘦肉(炖烂)等补气血;
忌“重口味”:烧烤、腌菜、高糖饮料会加重炎症反应,能戒就戒;
因“癌”施食:比如肺癌患者多吃梨、百合润肺;胃癌患者少吃糯米等难消化食物。
他特别提醒:“别迷信‘抗癌神药’!均衡饮食比单一补剂更重要。”
4
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躺久了,气血就瘀了;动对了,免疫力就提了。”李忠教授反对“癌症患者要静养”的说法。他建议根据体力选择运动:
术后1-3个月:每天散步10-15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
康复期:八段锦、太极拳;
体力较好者:慢跑、游泳(避开雾霾天,避免过度疲劳)。
他的一位乳腺癌患者,术后坚持打八段锦,5年后复查发现,原本“高危”的复发指标持续下降。运动不是‘消耗’,而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定期复查很重要,不要乱停药
“最可惜的是,有些患者刚复查完3个月就复发,一问才知道:指标正常就停药,症状轻就不复查。”李忠教授强调,前5年是复发高峰期,必须严格遵医嘱复查。
他特别提醒:“中医调理也要定期调方!”一位肝癌患者康复期3年未复诊,自行按原方抓药,结果出现口干、便秘。李教授调整药方,减温燥药,加麦冬、玄参后,症状消失,至今已生存17年。“身体在变,药方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
6
中医治疗要全程参与,不是最后的“安慰剂”
很多人等西医没招了才看中医,其实太晚了!中医在癌症治疗中早、中、晚三期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早期:术前喝中药,提升手术耐受力;术后用黄芪、当归等促进伤口愈合;
中期:放化疗时用中药,减轻骨髓抑制、恶心、乏力等副作用;
晚期:用中药缓解疼痛、改善食欲,提高生活质量。
癌症不是“生命倒计时”,而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的“持久战”。李忠教授常对患者说:“我治过活20年的,也见过3个月就走的——区别不在肿瘤多凶,而在你有没有‘抗癌的劲儿’。”
做好这6点,你也能成为“长期生存者”。
来源:忠解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