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助力生态修复——珠海市金滩柽柳,荣获国际奖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22:26 1

摘要:在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海洋十年”首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正式揭晓评选结果。珠海市“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项目,荣获“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重点项目奖励,并被推荐参加了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

在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海洋十年”首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正式揭晓评选结果。珠海市“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项目,荣获“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重点项目奖励,并被推荐参加了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对接会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

联合国“海洋十年”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授权,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共同主办,旨在推选全球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科学解决方案,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共生。大赛获奖项目获得“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的资助,助力其进一步研发与推广。该赛事是落实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推动海洋科学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团队代表张一帆与有关专家洽谈

对接会上,共有45个参赛项目荣获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优胜项目及“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资助。十二家研发单位的十六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了长达七年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试验探索,不仅构建起了一套创新性的本土金滩柽柳培育技术体系,获得了广东省林业博览会金奖,成功应用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支持的南水沥海岸带保护修护与利用项目,打造成惠及人民群众的生态公园,成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持色示范,还创新性地开展了金滩柽柳药用功能基础研究,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开发潜力。

以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为主的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蓝碳研究观测站,金滩柽柳蓝碳方法学研究己经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南水镇南郊村碳中和小村试点和金湾区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贡献的技术赋能。

由于“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参赛项目具有明显的创新与特色,显示出推广应用与重要的生态产业开发前景,创新技术与经验做法,具有国际性推广价值,受到联合国“海洋十年”首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组委会的关注和大赛评委会的重视。

开拓华南地区海岸带生态修复新路径

新培育的金滩柽柳树种具备抗盐碱、抗旱、抗风、抗海雾海潮、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尤其适应南方海洋性气候。该树种填补了华南地区除红树林外,在海岸带潮上带区域缺乏本土盐沼木本植物的空白。通过与红树林协同种植,可构建“海岸带-潮间带”立体化、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新格局。

金滩柽柳作为优质防风林树种,显著提升了协同减灾能力,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沿海地区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发挥巨大蓝碳潜力

金滩柽柳作为重要的盐沼蓝碳树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碳汇能力仅次于红树林,高于其他盐沼植物和海草床。通过“高滩种柽柳、潮间带种红树林”的修复模式,可形成新型海滨湿地蓝碳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海岸带整体固碳增汇能力和生态效益。

推动“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金滩柽柳具有的独特药材特性,在金滩柽柳林中已检测出3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13种具有明确的抗氧化、抗炎、镇静等康养功能。这一发现为“生态修复+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专家团队正着手加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未来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金滩柽柳林建设生态康养基地,形成“自然疗愈+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的综合业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助力健康中国的发展。

此次获奖,说明“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的创新性获得国际大赛专家们的充分认可,也是对珠海市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创新实践的肯定。金滩柽柳技术成为中国南方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为我国乃至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贡献了“珠海南水经验”与“中国方案”,将在全球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观海融媒

审核:张洁

声明:该账号所发布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创文章相关权益归作者及品牌创新与发展传播中心联合所有;转载文章会标注来源,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牌力量的立场及观点。如有其他需求,也可与我们联系,邮箱:ppcx1949@163.com。

来源:品牌力量1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