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天,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推进会同步举行。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丁汉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的代表,围绕相关工作介绍了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多年来在赋能科普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探索和实践案例。
“科普需要情怀,也需要机制建设
更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全力构建大科普格局”
4月2日
武汉市科协2025年科普工作会
在新洲问津缘科普产业基地召开
新洲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蔡金莲致欢迎辞。江岸区科协、武昌区科协、江夏区科协、东西湖区科协、武汉科技报等先后结合科普工作具体内容作典型发言。
各区科协等就科普作典型发言
当天,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推进会同步举行。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丁汉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的代表,围绕相关工作介绍了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多年来在赋能科普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探索和实践案例。
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吴宇明以《一主引领、四轮驱动,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年度科普工作报告,总结了2024年以来全市科普工作情况。他说,武汉市科协以提高武汉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品质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科普平台建设、特色活动组织、科普基础夯实为抓手,努力构建具有江城科普特色的“一主引领、四轮驱动”的江城科普工作体系,还打造了《江城科学讲堂》《少年对话院士》等具有武汉科普特色的科普品牌。
2024年3月28日,由武汉市科协和武汉市教育局共同主办、武汉教育电视台承办的“少年对话院士”首场活动在武汉西藏中学举行,西藏自治区及全国100多个内地西藏班(校)同步收看直播,武汉的科普之声一时唱响了中国大地。“少年对话院士”和“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校园科普行”系列活动均获评“2024年湖北省十大科普活动”,武汉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经验被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评论》刊发10篇次,登上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讲台,亮相博鳌论坛,工作室领衔院士参与央视开学第一课活动,江城科普呈现多点开花,蓬勃发展之势。
他表示,2025年,武汉市科普工作将进一步围绕“加强顶层设计,围绕重点谋划”“注重平台建设,汇聚科普合力”“推进资源下沉,服务基层需要”“开展特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科普基础”等五个方面下功夫,继续坚持科普工作的创新探索,持续加强江城科普品牌打造,立足当下,放眼全国,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武汉方案贡献武汉力量。
“做科普需要情怀,也需要机制建设,更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全力构建大科普格局。”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对过去一年里各区科协、各有关单位围绕科普工作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对全市长期奋斗在科普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表示由衷敬意和诚挚感谢。他表示目前武汉市一区一品牌、一社区(村、校)一特色的科普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他还深刻分析了近年来科普工作在大环境下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科普工作出现的九大发展趋势。
张若光表示,新时代科普工作要顺应新形势,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倡导、市场主导、品牌先导”,要旗帜鲜明搞科普、大张旗鼓搞科普、智慧力行搞科普。对此,他围绕武汉市下一阶段科普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记者:宋楠 谭怡
通讯员:吴宇明 胡子君
编辑:李燕 责编:胡锦红
编审:赵培坚
来源:武汉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