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该建议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和关注。”还提到“要着重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胜任”,并表示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不要接送学生。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该建议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和关注。”还提到“要着重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胜任”,并表示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不要接送学生。
有网友对此表示理解,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没有考虑到双职工家庭的困难。对此,南沙区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尽量不让老人接送小孩的建议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该建议并非强制要求,多次强调可能是担心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关注到相关信息。”
学校从安全角度出发,给出这样的建议,确实有一定道理。但眼下,大多数父母的下班时间与孩子的放学时间存在冲突且难以协调,让老人接送孩子实属无奈之举。因此,这样的建议虽有一定合理性,却少了一些温度。家长和学生需要的是能解决接送问题的有效方案,而非一则效用不大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建议,客观看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老人的感情。作为孩子们的长辈,一部分老人出于内心对孙辈们的疼爱才选择承担接送的任务。学校发布的建议虽然没有恶意,却也在无意间对老人的价值进行了隐性否定。
公众对于该事件的争议,再次反映出双职工家庭在育儿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对他们而言,托育服务不仅稀缺而且价格昂贵,请父母承担接送任务无疑是最优解。想要解决这一困境,同时顾及老人与孩子的安全,需要系统性的方案,而非将责任推给个体或某一群体。
首先,学校应当完善放学后的服务制度,尽可能延长托管时间。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学生与接送者的安全教育。无论接送者是不是老人,只有学生自己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己。
此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用人单位实施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为员工能够接送孩子上下学提供保障。当然,学校附近以及孩子所在的社区,也可以尝试提供托育服务,动员社区的力量,降低托育成本的同时,为更多的家庭带去便利。总而言之,光靠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每一个孩子身后都联结着一个家庭,他们的安全也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孩子们的上学回家路看似平常,但只有整个社会倾注力量,加强协作,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进而守护住更多家庭的幸福。
策划:陈军
评论:蒋元豪
视频:侯惠惠 史卓旎
AI 主播:史佳
出品:每日商报融媒体中心
一审:陈军二审:施颖三审:吴薇更多新闻扫描下方二维码来源:妈妈说名字长的人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