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商人卢绪章:1000美元如何滚成千万黄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2:34 3

摘要:1937年7月的上海法租界,一间闷热的小茶馆里,26岁的卢绪章指尖捻着一张1000美元的汇票,桌角的收音机正播报着卢沟桥事变的消息。窗外的霞飞路车水马龙,法租界的霓虹灯牌在暮色中闪烁,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即将开启一段传奇的红色商业征程。

1937年7月的上海法租界,一间闷热的小茶馆里,26岁的卢绪章指尖捻着一张1000美元的汇票,桌角的收音机正播报着卢沟桥事变的消息。窗外的霞飞路车水马龙,法租界的霓虹灯牌在暮色中闪烁,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即将开启一段传奇的红色商业征程。

卢绪章出生于宁波商人家庭,14岁到上海当学徒,白天在轮船公司跑腿,晚上到商业补习夜校学习。1933年,他和四个朋友凑了300法币创办广大华行,从西药邮购起步。到1937年,这家小商行已在上海滩小有名气。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上海局势紧张,卢绪章在抗日救亡培训班上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交给他一个特殊任务:用1000美元做生意,随时听候调遣。

当时的法租界是"孤岛",聚集着各国商人和避难的富豪。卢绪章利用法租界的特殊地位,将广大华行转型为国际贸易公司。他敏锐地发现,战争导致药品和医疗器械奇缺,于是通过香港渠道从欧美进口盘尼西林等药品,再转卖给内地的医院和游击队。为了打通运输线,他结交了国民党军统少将梁若节,用药品换取通行证,将物资藏在粮食麻袋里,通过长江水运送到大后方。

1939年,党组织指示卢绪章将业务重心转移到重庆。他带着家人迁往陪都,在民生路租了栋三层小楼作为办公室。在这里,他结识了民生实业公司董事长卢作孚,两人合作创办民安保险公司,各出资500万法币。卢绪章出任副总经理,利用保险业务吸纳社会资金,再通过黄金美钞买卖保值增值。据党史资料记载,仅1942年到1945年,民安保险就为党筹集了200多万美元。

卢绪章深谙"以商养党"之道。他在重庆开设民益商行,经营白糖、木耳等土特产,用利润补贴地下党经费。为了获取国民党高层的信任,他拜会陈果夫,合作创办中心制药厂,生产磺胺类药品供应前线。国民党要员施公猛送他一张"国民党特别党员"证书,这张护身符让广大华行在特务眼皮底下畅通无阻。

抗战胜利后,卢绪章将业务重心转回上海。他在亚细亚大楼设立总部,与美国施贵宝公司签订总代理协议,垄断了进口西药市场。同时,他通过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转移资金,在伦敦、纽约开设分行,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到1948年,广大华行账面资产已达119亿法币,相当于300万美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卢绪章以军代表身份接管外贸系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广大华行的全部资产和海外账户移交给新政府。据上海市档案馆记录,他共上交黄金12万两、美元1000万,还有民安保险、民孚企业等企业的股权。这些资产在当时能买下整个外滩的半数大楼。

卢绪章的传奇在于他将商业智慧与革命信仰完美结合。他在国民党官场周旋,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他手握巨额财富,却分文不取全部上交。正如他晚年接受采访时所说:"这些钱都是党的,共产党员不能有私产。"这种"同流不合污"的坚守,让他成为新中国外贸事业的奠基人,也让那段隐蔽战线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文献来源:

1. 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卢绪章:家财万贯的无产者》

2. 东方网《300大洋创业,11年为党筹资400万美元》

3. 搜狐网《"与狼共舞"的红色商人卢绪章》

4. 中国银行保险报《红色保险专题:地下党创办的两家保险公司》

5. 重庆市档案馆《上海解放初期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档案》

来源:与历史人物相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