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时 上下 教学设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23:47 3

摘要: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渗透。同时,学生对于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上下这一方位。教材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上下这一方位的掌握,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来给你们放一首歌曲,同时边听歌曲边想象歌曲中的美景。(播放弯弯的月亮)

师:谁能给我说一说你想到的是一副怎样的景色?

指名学生叙述想到的景色,老师加以补充。(出示课件图片)

师:这首歌曲中,有一对表示方位的词语,你们知道是那一对吗?

(板书:上下)

【设计意图: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上下”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建立起扎实的上下位置概念。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前、后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前后

师:同学们,请你们把书翻到第XX页,看看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生:(观察图片)小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小猴子在乌龟的后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小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小猴子在乌龟的后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前后位置关系。

二、深入理解前后

1. 初步认识上下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课本第45页的图,看看图中有哪些东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

生:(观察图片)图中有桌子、椅子、书、铅笔等东西。桌子在上面,椅子在下面,书在桌子上,铅笔在椅子下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桌子在椅子上面,椅子在桌子下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

2. 深入理解上下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看一看课本第XX页的图,看看图中有哪些东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

生:(观察图片)图中有房子、树、鸟、云等东西。房子在下面,树在房子上面,鸟在树上,云在天空中。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房子在树下面,树在房子上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那么,如果在不同参照物下,上下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生:(思考并回答)会改变。比如在房子为参照物时,树在房子上面;而在树为参照物时,房子在树下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会随着参照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令摆一摆文具盒和课本,看看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

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摆一摆文具盒和课本)我的文具盒在上面,课本在下面。

师:非常好!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的桌面,上面有什么东西?下面又有什么东西?并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

生:(观察并描述)我的桌面上面有书、笔、尺子等学习用品,下面有桌子腿。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书、笔、尺子等学习用品在桌面上面,桌子腿在桌面下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那么,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参照物下面观察位置关系,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思考并回答)如果我们以桌子为参照物,桌子腿就在桌子下面;如果我们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腿就在地面上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位置关系的不同。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题,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XX页的第1题和第2题,并试着做一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从学生身边找数学问题,通过指出周围存在的上下关系加以体验,既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具有相对性,这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地球仪的位置。

2.

(1)小鸟在柳树的面,青草在柳树的面。

(2)风筝在桌子的面,水果在桌子的面,小猫在桌子的面。

(3)小男孩在小女孩的面,小狗在小女孩的面。

3. 猜猜我住在哪里?

4.拼一拼。

要求:把1号放在中间,9号在1号的左边,7号在1号的右边,5号在1号的上面,8号在1号的下面,5号的左边是6号,5号的右边是4号,8号的左边是3号,8号的右边是2号。

学习任务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

柜中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师:如何理解题意?

师:柜子有三层,里面摆放着物品,要求用上下、左右描述柜中物品的位置。

师:你知道柜中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完成课件12中的表格。

师生订正。

师:你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出示表格(课件13)完成表格,然后订正。

强调,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师:你能用左右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课件14)然后师生订正错误的地方。强调,当某个物体的左边或右边有多个物体时,都要说出来,不要遗漏。。

2.实际操作,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讲述中进一步体会上下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能力。】

四、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大树在太阳的面,太阳在大树的面。

(2)小兔在太阳的面,太阳在小兔的面。

2、看一看,填一填。

3.猜猜看。

玲玲、彤彤、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玲玲家在彤彤家的楼下,彤彤家在宁宁家的楼下。玲玲家在第层。彤彤家在第层。宁宁家在第层。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上下位置关系,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情境,我们知道了如何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我们还通过操作题的形式,加深了对长方体三个顶点相对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和应用上下位置关系。

【作业设计】

1、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教室中的“上下”。

2、找找生活中的上下,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

来源:梦瑶教育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