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 ||《高班副》——记铁道兵快板书名家高桐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0:37 1

摘要:许久没联系,今儿突然梦见49团宣传队演员班高班副。他光着膀子在野地里练呱嗒板,汗冒如淋、板声清脆、话语连珠。我傻乎乎地站在那儿,痴痴地看着。他自顾自说着、打着、打着、说着,不理我,视我为空气。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但只能忍着。因为,我是个新兵蛋子。

作者 铁十师 黄靖

《高班副》——记铁道兵快板书名家高桐林

许久没联系,今儿突然梦见49团宣传队演员班高班副。他光着膀子在野地里练呱嗒板,汗冒如淋、板声清脆、话语连珠。我傻乎乎地站在那儿,痴痴地看着。他自顾自说着、打着、打着、说着,不理我,视我为空气。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但只能忍着。因为,我是个新兵蛋子。

高班副大号高桐林,1963年的北京兵。比我早当五年兵。

/高桐林 戎装照/

当年,铁道兵第十师5个团宣传队,49团最棒。挑大梁的是四个北京兵:

文化干事王连会,吹、拉、弹、唱、演,样样精通,且能编词、作曲,矮胖结实,眼大有神,上台特讨人喜。

队长谭俊荣,英俊潇洒,周身都透着阳刚之气;嗓音浑厚,唱歌、报幕一级,舞也跳得十分娴熟,将一个赶大车的老汉演得惟妙惟肖,场场满堂彩。

演员班班长刘伯庄,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浓眉,大眼,瓜子脸,会弹三弦,能唱京剧,扮演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李玉和绝对一块好料。

演员班班副高桐林,方脸、小眼睛、单眼皮。自幼练摔跤,身板结实,走路两臂如企鹅翅微张,一看便是“武行”,往台上一站,墩墩实实,那架势仿佛随时练跤。49团机关驻西昌峨边县时,星期天他和谭队长、刘班长登山,在一个寨子见到几个彝族青年练跤,一时技痒,下场牛刀小试,连连获胜,尽兴而归。闻听解放军有位摔跤高手,几位彝族同胞找上门来,非得一较高下。看着一个个铁塔似的壮汉。赢,没把握;输,丟部队的脸。且连摔数人,摔不死,累死。几人一合计,计上心来。说是先做热身表演。忽地来个腾空倒立,两手代足,“快步如飞”走向彝人。看得他们目瞪口呆,惊为天人,不敢造次。原来,为练臂力,倚墙拿大鼎和两手行走可是 “童子功”。相较于摔跤,文艺基础一般。但八败命怕死做,日日苦练。快板书说得出神入化,成为战士心中的偶像。

/如今的高桐林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快板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京津地区兴起的一种“说书”类曲艺形式。釆用“七块扳儿” ,即五块小竹板结成的“节子板”和两块大竹板系成的“大板”击节伴奏。以韵文“念诵”为主,情节内容讲究悬念即“扣子”和“包袱”的运用,文本唱词追求“有人儿,有事儿,有劲儿,有趣儿” 的“四有”境界,即不仅要刻划人物、叙述故事,而且要语言铿锵,幽默风趣。表演上讲究“平、爆、脆、美”:“平如无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玉落盘,美如酒醉心田” 。

时隔半个多世纪,《中国曲艺通论》的这些理论,犹如一束追光,照亮高班副的艺术人生,让我对其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理论是抽象的,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甚至是严峻的。只有初中文化的高班副,自然不懂“四有”之类的高深理论,但从天桥卖艺的各色人等哪儿,学习感悟诸如“一招鲜吃遍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等人生哲理。他知道,作为文艺兵,自己有许多先天不足,唯有苦练才能扬长避短。而他优势,恰恰是跤场上摔打、磨砺出来的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

/2023年 高桐林 在战友聚会中表演快板书/

“苦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有恒心、毅力,付出心血、汗水。没有终南捷径,来不得投机取巧,唯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简单重复、循序浙进地练。且说打板,先将大板、小板练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再练花式,练“绝活”,大板刮、敲小板,居然营造出骏马奔腾的效果。未曾开口,场上便掌声雷动。再说诵念,即嘴上功夫,从最基本的咬字吐词练起,练共鸣、练语速、练气息……连带练习面部喜怒哀乐的表情。就这么朝也练、夜也练,练出一位“战土明星”。从团宣传队选调至师宣传队。1972年,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八个师宣传队在四川达县 (现为达州) 调演。他代表铁十师演出快板书《青石岗》,艺惊全场,好评如潮,荣记三等功一次。

可惜的是,台上是“大明星”,台下是“稀拉兵”。大毛病没有,军容不整、大大咧咧,我都穿“四个兜”了,他还是“两个兜”班副。但人才难得,舍不得让他退伍。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提干。师党委会上,有人嫌他“稀拉”,持异议。政治部主任、49团老政委张景喜当即驳斥:“妈的,提他打呱嗒板,又不是让他带兵。” 一锤定音,令其终生以演艺为业。

/如今82岁的高桐林先生晨练俯卧撑/

一纸公文,“高班副”变成“高干事”,49团理直气壮地将他拽回去当宣传队队长,居然带起兵来了!而且带的是头脑灵活、身怀特长的文艺兵!

他能带兵吗?能!有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他能把快板书练得出神入化,同样能把兵带得生龙活虎,人才辈出。几十年后,49团宣传股战友在扬州聚会,他的那些兵们,群星捧月般簇拥着“高队长”,如数家珍地回忆他们面对滔滔滚滚的汉江,迊朝霞、披星月练发声、吐字、下腰、踢腿的情景。其中有几位还成长为名动一方的文艺人才和地方文化部门的领导。

那年月,“节目荒”最令人头疼,特别是快板书,成品极少。于是他偿试自编自演。有一回下部队,我去49团宣传股看望“高班副”。只见他一个人关在宿舍里,爬在桌子上愣神儿,眉心掐得通红。一问,逼词儿呢!非得将一个半拉子稿子念给我听,让我提意见。念着念着,自顾摇头叹气,喃喃自语:“费劲,创作这玩意儿特费劲!”

不久,又是一纸公文,“高队长”变身为“高团员”,调铁道兵文工团曲艺队。从青藏高原荣归故里——北京。

在明星大婉云集的北京,一个从深山老林、戈壁荒漠走出来的战士业余宣传队员。在某些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腕儿”眼里,就是一个“土老冒”。冷言、冷语、冷眼,如寒气袭人,直透肺腑。有位曲艺演员,当众让他下不了台,讥讽地说:“这那儿来的捧捶?”。

有道是:“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难受也得受,谁让自己“岀身低微”呢。面对哪些科班毕业或师承大家的专业演员,自个儿只是个来自深山大漠的土包子,唯有夹着尾巴做人。吃点气就吃点气。彼时的他,人过中年,久经江湖。明面上装傻服小,暗地里较劲苦练。每天下班后,先骑车至西郊菜园练功一小时,再沿长安街往东骑一个多小时回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高桐林(左)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饰演 九王爷 剧照/

皇天不负有心人,文工团员高桐林,不但在北京的舞台上站稳脚跟,而且《解放军文艺》还发表了他的快板书文本。快板全国调演荣获文化部二等奖。2003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为全国人大代表演出。作品是硬件、获奖是褒扬,此二者足以让其挺直腰杆、扬眉吐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一个曲艺演员,竟成功跨界,进军影视,出演了好多部影视片。最有名的是,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扮演九王爷。就是因为敬爱的高班副出演,我爱屋及乌,将这部电视剧录下来看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九王爷一角也就是个龙套,连配角都算不上。但是,对于战士出身的高班副而言,能亮相萦屏便是成功。这让我想起靖江的文艺丛刊《孤山》的卷首语:“孤山,虽不高不险不峻,却也代表了一种高度!”与刘罗锅、和珅比,九王爷的戏份微不足道,但“高班副”演得有血有肉,形神兼备,分寸火候恰到好处,尽情展示绿叶衬红花的风范和情怀。

/高桐林 在电视连续剧《重案六组》中饰演内勤老警察 “老贺”剧照/

一个北京胡同的摔跤手,历经巴山烟雨、汉江激流、高原风雪的磨练,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攀登、冲击新目标、新境界,不断变換身份角色、改写人生轨迹,沤心历血、孜孜以求,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峰!

如今,八十有二,他依然每天在公园晨练,热心公益演出,活跃于首都舞台。日前发来新出炉的短视频。那板儿打的、嘴皮儿溜的、嗓门儿脆的,风釆依旧,不减当年。难怪网名妮称“不倒翁”。

高班副, 我为您骄傲!

/82岁的高桐林在晨练/

黄靖 简介

黄靖江苏靖江人,1949年出生。

1968年3月入伍,随铁十师转战巴山蜀水、青藏高原,先后参加过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等铁路大动脉的建设。1983年1月转业。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的文化宣传工作◇曾任中共靖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靖江市文联主席。

业余坚持写作,已出版散文随笔集《山的况味》《铁色年华》《遥望昆仑》。

2004年2月赋闲,致力于弘扬宝卷文化。以宝卷活态传承为学术取向,边读书思考,边调查写作。2012年走出靖江,寻访十省(市),调查、考察各地活态传承的宝卷,艰辛探索现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宝卷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著有专著五种:《宝卷笔记》《宝卷民俗》《善化人生.靖江民间讲经》《解读靖江宝卷》《中国活宝卷调查》。《宝卷笔记》入选“泰州市建市二十周年二十本好书”《宝卷民俗》被评为古吴轩出版社“2013年度十本好书”;《解读靖江宝卷》荣获“江苏省文艺大奖.第五届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中国活宝卷调查》入选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评“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入围作品和“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六届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

现为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靖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编辑:乐在其中

来源:铁道兵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