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更多消费热点,培育发展首发、首店经济,强调推动服务供给从“同质低端”转向“质量跃升”,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元消费的需求。
首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正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那么,江西在培育和发展首发、首店经济方面,该如何发力?
作者 | 戴庆锋
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更多消费热点,培育发展首发、首店经济,强调推动服务供给从“同质低端”转向“质量跃升”,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元消费的需求。
在消费不断更新迭代的背景下,首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当前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中部省份的江西,如何立足省情实际,抢滩布局首发经济、首店经济?
南昌大悦城盛大开业。 洪观新闻 记者 马悦 摄
首发经济,缘何如此重要
什么是首发经济?其实它并不抽象。首发经济是通过首次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或首次开设门店(首店),举办首秀、首展等经济活动,形成从研发、发布、推广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的经济形态。
我们所熟知的苹果全球新品发布会(产品首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首店+技术首发)、国际品牌中国首次时装秀(首秀)均是首发经济的典型代表。
首发经济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其具备创新发展逻辑、创造新产业链体系的“核心力量”。这种创新驱动经济模式,具备3个主要特征:产品或服务的首次亮相、从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完整链条,以及塑造行业标杆并引导潮流发展。
这些特征,使其有足够的能力保证首发经济站稳经济发展“风口”,引领市场消费潮流。国际上,纽约能够通过时装周汇聚全球时尚品牌首发,巩固其时尚之都地位;苹果公司凭借创新产品首发,确保其电子终端市场的领先地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首发经济重要性可从中央到地方重大会议决定之中窥豹一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具体要求。近期召开的江西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同样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更多消费热点,培养发展首发、首店经济”的具体规划。
从中央到地方,首发经济屡被提及,足见其地位之重、作用之大、意义之深。这也使得发展首发经济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举。
首发经济,江西有何作为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看,江西发展首发经济并不占优,但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抢滩布局,省会南昌更是动作频频。
2023年4月,距离八一广场一步之遥的南昌武商MALL开业,成为江西首个定位重奢、面积最大、功能最优的标杆性商业综合体。其后,南昌T16购物中心、南昌中山路百盛、南昌万象城、南昌王府井购物中心等商场纷纷焕新升级,开启首店进驻热潮。
2024年,南昌武商MALL、南昌万象城、红谷滩万象天地等16个重点监测的商业体中,共引进149家城市及以上级别首店,涵盖零售、餐饮、文体娱、生活服务、儿童亲子等多个业态。
事实上,近几年省会南昌已经开启首店经济“暴走模式”,首店数量、品类大幅增加,首店品质也大幅提升。在刚刚结束的二季度,南昌重点监测的商场中,14个商业体共计新开52家首店,数量再次创下5年来同期新高,成为商圈活力的引爆点。
为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南昌还在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出台《南昌市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支持首发首店经济发展,对在昌开设江西或南昌首个专卖店、主力店、零售单店、餐饮首店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依据不同类型、条件给予最高50万元扶持;对成功招引品牌首店的商业运营管理机构,每引进1个给予5万元奖励;对在南昌举办新品首发首秀的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给予活动相关费用50%,每场最高50万元支持等。
无独有偶,九江庐山也在全力打造首发经济集聚区。近些年,通过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机制,庐山在牯岭街、岚烟仙谷、东林古镇、杏林文化产业园等区域打造首发经济集聚区,引入星巴克、尊品牛排、庐山书房等十余家品牌首店,持续丰富“夜游、夜娱、夜演、夜市、夜宴”等消费场景。
江西其他地市也在积极行动。2022年,吉安市便出台《关于加快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对引进中国首店、江西首店、吉安首店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并对国际品牌首店提供最高40万元落户奖励。奖励政策还涵盖购房补贴、租金补助、高管子女入学保障等其他领域。2025年5月,萍乡安源还打造了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奥莱馆,作为安源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首发经济载体,以“数字化转型+区域协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各地推动首发经济的尝试与努力,让我们看到江西发展首发经济的动力与希望。
首发经济“蓝海”,江西路在何方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开山”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则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等。基于此,江西要发展首发经济,需跳出一线城市高端路线,立足省情实际,找到自己的“蓝海”。
强化“文旅IP+首发经济”新业态。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成为培育首发经济的独特优势。未来可进一步挖掘南昌“三色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婺源乡村美学、井冈山红色文化等IP价值,打造更多“文旅首发”“文创首发”“非遗首发”“农品首发”活动。通过特色文旅产品的首发展示,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新产业产品体系。
培育“本土品牌+首发经济”新模式。从业态上看,目前江西的首发经济仍以外部品牌引入为主,本土企业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立足于江西域内产业产品特色,可在景德镇陶瓷、赣南脐橙、江西小炒、鸭鸭羽绒服等本土品牌上开创品类产品首发,让“江西首产”“江西首秀”“江西首创”成为各地首发经济业态和载体。还可考虑在全省层面设立省级新品首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本土首创品牌,举办江西产品首发展览展销活动等,提升本土品牌影响力。
构建“区域协同+首发经济”新生态。江西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具有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可对接周边省份,联合开拓“赣鄂湘”“赣粤闽”等首发经济联盟矩阵,也可直接将江西优势业态产品推介至周边省份实行首发。另一方面,省内各地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如强化南昌商业创新引领,突出庐山文旅融合特色,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首发地,构建萍乡武功山露营新业态等,形成省域内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构建“区域协同+首发经济”新生态。
毋庸讳言,江西首发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赣鄱地域特色和不懈努力,江西首发经济可以拥有自己的“蓝海”。
来源:赣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