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网络直播间减肥产品销售乱象频发,虚假宣传、违规导流等问题突出。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部分直播间存在伪造国家机关背书、私域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针对减肥直播间的各类违规违法乱象,黑龙江省消协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减
近期,网络直播间减肥产品销售乱象频发,虚假宣传、违规导流等问题突出。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部分直播间存在伪造国家机关背书、私域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针对减肥直播间的各类违规违法乱象,黑龙江省消协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减肥直播的“官方”噱头与私域营销套路。
一是明辨“官方背书”噱头,谨防误导。要主动核验注册信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产品标注的注册号(如国食健字G/J××××),仔细核验其真实性、有效性及对应产品信息是否与直播间所售完全一致,严防“伪造批号”或“张冠李戴”;要准确理解注册含义,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号仅代表最低限度的安全性与基本功能,声称“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等并不是注册号的“效果认证”或“官方推荐”,对直播间营造的“政府背书”假象保持高度警惕。
二是抵制私域营销诱导,保护个人信息。慎加陌生微信,不轻易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添加私人或企业微信,私域空间脱离平台监管,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信息骚扰风险极高,易陷入持续性营销陷阱;质疑“效果证据”,对经营者私域提供的任何“效果对比照片”“成功案例”等要持置疑态度,可要求其提供经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真实消费者完整的、可验证的(如连贯时间戳、可追溯的体检数据)使用记录,切勿轻信“无效退款”“绝对安全”等无法保障的空头承诺;拒绝非理性搭配建议,对私域客服推荐的“搭配服用”“组合增效”等建议,务必保持高度审慎,应独立、充分了解所有相关产品的成分、作用机制及禁忌,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意见,确认无禁忌及健康风险后再做决定。拒绝任何形式的强制搭售或诱导过量购买。
三是聚焦产品安全,留存维权凭证。仔细查看产品成分,购买前务必详细查阅产品标签、说明书上的成分表,抵制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成分的减肥产品,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理性消费,留存证据,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买,警惕“多买多送”“套餐更有效”等促销话术诱导的冲动消费和囤积行为。交易过程中,务必妥善保存完整的购买凭证,如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直播间宣传录屏、聊天记录、快递单据、产品实物及包装照片等。
来源:梁小房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