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6:新能源车带格栅,究竟意味着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21:36 1

摘要:仿佛口罩脸、隐藏式门把手、巨幅屏幕成了去往未来的唯一通行证,甚至有人刻意用设计制造油电对立,将传统符号视为落后的标签。

新能源车的设计,一度陷入了为颠覆而颠覆的旋涡。

仿佛口罩脸、隐藏式门把手、巨幅屏幕成了去往未来的唯一通行证,甚至有人刻意用设计制造油电对立,将传统符号视为落后的标签。

但刚刚亮相的吉利银河星耀6却跳出了这场盲目炫技的漩涡。

主动将格栅重新带回大众视野,这一看似叛逆的选择,究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新能源设计开始从浮躁炒作回归理性务实的明确信号?

智能手机悄然回归实体按键,特斯拉重新装上了转向拨杆,国家法规也开始对隐藏式门把手说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关于“过度创新”的集体反思。

人们逐渐想明白了,用户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符号的颠覆,而是更适时的解决方案。

当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只有28%时,银河的第一款插混SUV L7,曾用封闭式的前脸率先定义插混车的电感设计风向。

因为那时候的新能源用户标签是尝鲜,要的是对创新的向往感。

而在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3%的今天,插混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对于用户来说与油车并无鲜明差异,此时的主流用户不再是追求极致差异化的极客,而是渴望可靠、直观、有共鸣的主流家庭。

所以把格栅带回来的吉利银河星耀6是在提前洞察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用户需求变化,并及时提供了一份更聪明的共情。

“设计如果以⼀种⻛格开始,你就会被束缚,以⼀种观念开始,你就获得了⾃由”。在星耀6的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全球设计负责人陈政用崇尚自由的态度,表达着根植于用户真实需求的价值观。

BBA在慕尼黑展台上表达的战略愿景,正在东方迅速落地为现实。即将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6,已经提前把主流用户熟悉又安心的感觉带回了新能源市场。

银河星耀6也并非单纯地用形式主义装扮自己,格栅背后其实藏着一种符号与功能的双重自信——既尊重了主流用户的审美惯性,也为吉利独有的多能源战略,如甲醇电驱留下了功能性伏笔。

这种回归真实需求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星耀6 “触觉才能产生温度”的设计理念,物理旋钮的慢阻尼反馈、木纹与皮革的恰当表达,都是吉利设计师们对“盘它”这一东方文化心理的设计转译。

显然,有人把设计当成制造能源对立的炒作工具,恨不得颠覆所有既定的形式与标准;有人选择清醒地服务于用户根本的需求,不被真实之外太多不应被设计承担的杂念所左右。

慕尼黑车展上的BBA新车,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顶级的品牌,越爱回头看。

奥迪用Concept C上致敬Auto Union Type C,宝马iX3的屏幕永远给1960年代的NEUE KLASSE留位,奔驰把标志性的三叉星辉铺满前后大灯,历史成为了这些豪华品牌们构筑差异化壁垒的利器。

它们不是在炒冷饭,而是在用历史建立信任感。

吉利也一样。

从星瑞的竖格栅,到星越L的家族式语言,“中国星”系列已在燃油时代建立起强烈的符号认知。

银河星耀6的“星耀”命名与竖格栅延续,显然是希望以固本中创新的造车价值观给用户提供十足的经典信赖感——我知道我是谁,以及我知道你喜欢什么。

但它也不是简单的复刻。

外凸饱满的型面、四段曲率变化的星瀑格栅,既呼应了“涟漪”时代的韵律感,又以更现代的材质与细节控制,实现从水波荡漾到星瀑奔涌的意象跃迁。

经典,也可以很未来。

在BBA的三台新车中,奥迪Concept C的设计最受网友认可。

不是因为它的镀铬最多,也不是因为它的屏幕最大,而是它全身删繁就简的几何元素,清晰地传递着以包豪斯为轴的德国味道——相比丢失了运动基因的宝马iX3,Concept C依然契合着用户对于奥迪品牌“严谨理性”的心智认知。

这其实是尊重文化本源的价值。

银河星耀6也基于吉利设计一直倡导的文化母体,进行着契合时代感的创新演绎。

车灯像凝神聚光的虎瞳,不凶,但有神,追求东方文化里“精气神”的表达。

“一生精神,具乎双目”,不但要跳出新能源车“眯眯眼”的同质化陷阱,还要用三段式双勾线,将车灯的价值从功能与体验延伸到情绪共鸣。

更值得细品的是银河星耀6的腰线。

龙泉青瓷的“浮白筋线”,八分藏、两分露,光影流动间透露着山水意境。吉利的设计师将古法造物的智慧转化为了两阳面相接的当代设计表达。古青瓷高级感的关键,在于交汇的两面不能内凹,为了这份毫厘间的气韵生动,吉利设计恪守着“做阳面,不做阴面”的铁律。

白线浮青影,一动一山川。有意规避“止于形似,失于神采”的银河星耀6,拒绝用一条龙、一朵云、一个红灯笼的叙事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像中国车,而是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动静之间的气质与情绪。

毕竟有文化态度的创新,才能让用户知道你独特在哪,以及为什么要选择你。

当全世界的新能源车都在用口罩脸与眯眯眼表达时尚,都在比屏幕大小、拼零百加速、卷激光雷达的时候,银河星耀6却选择回归真实需求,塑造经典共鸣,回归文化本源。

避免陷入“过度执着颠覆、刻意割裂油电“的激进误区,反而用设计应该服务于体验的表达,撕开了行业反思的口子。

你说它保守?我觉得这是清醒。

与其激进地制造能源对立的焦虑,不如带着历史的智慧走向未来。

这份难能可贵的务实,也是吉利银河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32%,成为增速最快的新能源品牌的关键。

从银河A7上市首月交付破1.6万,到银河M9预售24小时揽下4万订单,愈发赢得主流用户认可的背后,“设计如果以一种风格开始,你就会被束缚,以一种观念开始,你就获得了自由”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毕竟,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盲目炫技,而是懂你所需。

来源:参观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