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致马叙伦的信函,布白精妙,写出了书信墨迹的新高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0:36 3

摘要:毛主席的书法,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不仅是长篇的书法大作,令人感受到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题字题词,都写得恰如其分,令人倍受鼓舞。

毛主席的书法,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不仅是长篇的书法大作,令人感受到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题字题词,都写得恰如其分,令人倍受鼓舞。

一般朋友间的往来书信,在普通人的笔下,是很难写得出彩的,不仅因为书信的格式所限,也因为书信主要是来阅读的,必须有一定的工整规范,这就很难像一般的书法作品那样发挥出书法的艺术魅力了。

但毛主席就是与众不同,把规规矩矩的信函,也可以像书法作品一样,写得满纸生辉,精彩动人,不是书法,胜似书法。

这里,小编分享一篇毛主席于一九五零年四月十九日写给马叙伦的书信,从中欣赏、学习伟人书信书法的特色和风采。

马叙伦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是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等。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与马叙伦经常有书信往来,有一段时间,马叙伦因操劳过度,身体欠佳,毛主席于是写了此信问候马叙伦。

我们看到,这封信函虽然字数不多,但字体上下左右牵丝映带,空间互相揖让,俯仰倚合,把平平淡淡的书信,写得满纸生辉,充满书法韵味。

如开始的“马”字,结构端庄挺健,开阔舒朗,中规中矩,本来是常见的写法。出彩的是最后的四点,写完后,书者一个绞转,出人意料地带出后面“部”字上面的一点,非常巧妙。本来“马”字与“部”字是很难连接在一起的,但书者通过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转换,就这样自然地联接起来,不着一点痕迹,真是书法高手所为。

“长”字的写法,也十分出色,笔画精妙,上松下紧,提按有度,严谨细腻,收放自如。

第二列“四月十七日”几个字,空间互相错让,大小灵妙穿插,使呆板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

文中的字体,中锋侧锋交替运用,点画轻重间杂,大小错落有致,构成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

最为惊喜的是最后的姓名和时间落款的写法,点画左右腾挪,上下翻飞,连绵不绝,在有限的空间里巧妙地穿插揖让,使平和简淡的文字,变得满纸云烟,熠熠生辉。

来源:禅书悟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