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空包装不是安全袋,快检查自己的冰箱,肉制品会产生肉毒毒素」
有些媒体报道:咱们食品安全又出大事了!这次是——真空包装肉制品!
最近,自媒体平台有一些视频火了,视频中称:
「真空包装不是安全袋,快检查自己的冰箱,肉制品会产生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万倍,只要50纳克即可丧命」
相关的视频转发26万多,点赞近10万!
甚至有粉丝刷到这些消息,直接把买来的真空包装的牛板筋都退货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录》
「READING」
官方消息也敢「阉割」?
哪些真空包装食品风险高?
这一步做不好,风险会很大!
吃前最好彻底加热
官方消息也敢「阉割」?
花爸溯源了一下,国家食品安全中心最近的确发布了《关于预防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主要是说真空包装肉制品中,有可能存在肉毒梭菌,会让人中毒。同时分别对生产商、消费者、医疗机构给出了预防建议和提示。
但这些媒体的视频,可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花爸发现,这些视频里毫无例外地,只截取了官方《风险提示》前两段内容,强调毒性大,而后面更重要的预防建议和提示,却被偷偷「阉割」了!
只说危险、不说怎么预防,可不是就让读者心慌了!
还要大家看了视频就去查看自家冰箱,用眼睛看是能看出细菌?还是能看出毒素?
花爸仔细拆解了这份《风险提示》的完整内容,真相远远不值得那么「惊悚」👇
哪些真空包装食品风险高?
灭菌不到位的食品,才有高风险。
肉毒梭菌本身其实并不厉害,真正危险的是它的芽孢。它只有在没有氧气、温暖且缺乏酸度的环境下才可能变成毒素。而科学有效的高温高压灭菌,能彻底消灭肉毒梭菌的芽孢。
正规厂家生产的真空包装肉制品,通常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芽孢就会被杀死。但部分小作坊灭菌工艺不达标,芽孢就可能存活下来。
所以,不是所有真空包装食品都不能吃,而是要选择正规厂家、可靠品牌的产品。
这一步做不好,风险会很大!
那就是完整的冷链。冷链一断,风险也会增加。
肉毒梭菌特别喜欢温暖、缺氧的环境。真空包装提供了「缺氧」条件,如果冷链运输中途再断了,那「温暖」条件也就到位了,它就更容易繁殖、产毒。
所以,真空包装肉制品需要始终保持在低温状态,冷链的连贯很重要!如果买的产品不是全程冷链,那就得好好斟酌了。
吃前最好彻底加热
就算产品中真的有细菌和毒素同时存在(其实概率极低),其实也无需过于害怕。
在另一份官方提示中明确写道:「彻底加热(例如100°C加热10分钟)」可以有效破坏肉毒毒素。 也就是说,只要你吃之前充分热透再吃,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很多视频故意不提应对的方法,只发布让人焦虑的信息。花粉们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带节奏」的意思?😀
总结
简单来说,真正要提高警惕的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真空包装肉制品:
来源不明小作坊生产
储存温度不当
吃前未充分加热
避开这三个点,还是没问题滴~
如果真出现视力模糊、吞咽困难等神经中毒症状,记得带上可疑食物及时就医!
食品安全无小事,但也不必过度恐慌。理性看待,科学防范,才能吃得开心又安心!
来源:小红花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