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迫丢失的最大岛屿,面积远超我国台湾岛,如今已成禁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19:23 2

摘要:公元前,当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这座岛,《山海经》里有个奇怪的记载:"毛民之国,为人身生毛。"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中国东北角,一座巨大的岛屿静静躺在那里,它的名字叫萨哈林岛。

但中国人更愿意叫它库页岛,面积7.64万平方公里,比台湾岛大一倍还多。

这里曾经是中华版图上最大的岛屿,如今却成了俄国领土。

——《壹》——

公元前,当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这座岛,《山海经》里有个奇怪的记载:"毛民之国,为人身生毛。"

古人不明白为什么岛上的人毛发特别浓密。

其实答案很简单,太冷了,库页岛冬季平均气温零下20多度,不长毛怎么活下去?东汉时期,史书第一次明确记录了这座岛。

《后汉书·东夷列传》写道:"海中有女国。"

这个"海中女国",说的就是库页岛,为什么叫女国?因为当地部落实行母系社会,女人当家做主,但真正让库页岛纳入中华版图的,是唐朝。

公元725年,唐玄宗设立黑水都督府。

库页岛第一次有了正式的行政归属,不是遥远的朝贡关系,而是实实在在的行政管辖,当地的窟说部(库页一词就来源于此)向唐朝纳税,接受册封。

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当时从库页岛到长安,消息传递要经过"三译"。

先从当地语言翻译成靺鞨语,再翻译成满语,最后翻译成汉语,可见距离之遥远,管理之不易,到了金朝,库页岛的地位更加巩固。

《金史》明确记载:"金之封疆,东极吉里迷。"

这个吉里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外东北地区,金朝在岛上建了城,1919年,日本学者在库页岛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当地人叫它"卡拉霍通"。

经过考证,这就是女真语"城池"的意思。

元朝的统治更加直接,1264年,蒙古派出3000大军攻打库页岛,岛上的骨嵬部落拼死抵抗,最终还是投降了,从此,库页岛每年要向元朝缴纳毛皮税。

海东青、貂皮、水獭皮、海豹皮,一样都不能少。

明朝做得最彻底,1409年,明成祖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专门管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东北地区,太监亦失哈十次出巡库页岛。

每次都要从北京出发,先到开原,再到松花江,顺黑龙江而下,最后渡海到库页岛。

单程就要几个月,1413年,亦失哈在库页岛建了永宁寺,立了石碑,碑文详细记录了明朝对库页岛的管辖,这块碑至今还在,只不过被俄国人搬到了海参崴的博物馆里。

——《贰》——

1616年,努尔哈赤派400士兵渡海征服库页岛,《圣武记》记载:"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

清朝的管理方式很"聪明",让当地人自己管自己。

设立姓长、乡长,收缴貂皮作为赋税,每年春天,库页岛的酋长们要划船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向三姓副都统上缴貂皮。

然后接受清廷的赏赐:丝绸、布匹、粮食。

1689年,康熙和沙皇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明确划定了中俄边界: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库页岛当然也在其中。

有意思的是,当时俄国人根本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

1710年,康熙专门派人勘测库页岛,给它起了满语名字,萨哈林岛,意思是"黑龙江口",1732年,雍正把库页岛划归三姓副都统管辖。

清朝对库页岛的管理越来越松懈。

原来每年都要巡视,后来变成几年一次,再后来干脆不去了,库页岛离北京太远,离俄国和日本太近,当清朝忙着平定准噶尔,忙着闭关锁国时,两个邻居已经悄悄伸出了魔爪。

1635年,日本松前藩派人"探险"库页岛。

名义上是科学考察,实际上是领土侦察,1644年,就在清军入关的同一年,松前藩绘制了一份地图,这份《正保御国绘图》第一次把库页岛画成了日本领土。

清朝忙着打李自成,根本没注意到千里之外的小动作。

日本人很聪明,他们不直接占领,而是慢慢渗透,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设立贸易站,名义上是和当地阿伊努人做生意,实际上是建立据点。

他们用铁器、大米换取毛皮,当地人逐渐依赖这种贸易。

1785年,德川幕府派出正式考察团,回来的报告说:"库页岛北部属于清朝,南部是无主之地。"这是赤裸裸的谎言。

整个库页岛都属于清朝,什么时候分过南北?

俄国人来得更晚,但胃口更大,1738年,俄国中尉什潘别尔克从虾夷人那里听说了库页岛,1742年,探险家舍利京克勘探了库页岛东海岸。

结果搞了个大乌龙,他们以为库页岛是个半岛。

这个错误认识持续了100多年,直到1849年,俄国人才搞清楚库页岛是个岛屿,但这时候,他们已经在岛上建立了据点。

1806年,俄国海军突袭库页岛上的日本贸易站。

久春古丹和留多加町被洗劫一空,日本人这才意识到,库页岛成了三国争夺的焦点,而真正的主人,清朝,却还在酣睡,1850年,俄国单方面宣布对库页岛拥有主权。

——《叁》——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国在欧洲失败了,急需在远东找回面子,正好,英法联军正在攻打北京,俄国外交部长戈尔恰科夫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858年5月28日,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被迫签约。

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带着军舰,大炮对准清军营地,奕山别无选择,《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给俄国。

但条约里没有明确提到库页岛。

俄国人很狡猾,故意留下伏笔,两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近尾声,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出面"调停",1860年11月14日,奕訢在北京签署《中俄北京条约》。

这次,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割给了俄国。

穆拉维约夫因此被沙皇册封为"阿穆尔伯爵",黑龙江伯爵,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兵不血刃,夺取了一个法国那么大的土地。"

俄国拿到库页岛后,发现日本人还在南部赖着不走。

1855年,日俄签署《下田条约》,规定库页岛"不划边界,维持原状",翻译过来就是:大家一起占着,以后再说,1875年,日俄终于摊牌了。

5月7日,《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在圣彼得堡签署。

日本用整个库页岛,换取千岛群岛18个岛屿,日本人觉得亏了,库页岛比千岛群岛大得多,但没办法,实力不够,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日本赢了。

《朴茨茅斯条约》规定,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归日本,北部仍属俄国,库页岛被一刀两断,日本在南库页岛大举移民,到1945年,日本移民达到40万人。

他们建工厂,修铁路,开煤矿,南库页岛一度成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基地。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的条件是获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8月11日,苏军登陆库页岛。

日军拼死抵抗,但无济于事。

8月25日,苏军占领整个库页岛,40万日本移民被全部遣返,从此,库页岛彻底成了苏联(后来是俄国)的领土。

——《肆》——

今日的萨哈林岛

如今的萨哈林岛,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个禁区,想去?先办俄国签证,想投资?按俄国法律来,这座曾经属于中国1300多年的岛屿,现在完全听不到中国话。

岛上人口只有49万,还在不断减少。

苏联解体后,大批俄国人回流欧洲,萨哈林岛人口每年减少1%,但资源却极其丰富,石油储量70亿吨,超过大庆油田,天然气储量更是惊人。

这些资源本来可以让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快进50年。

萨哈林岛的石油天然气,很大一部分卖给了中国,我们花高价购买本来属于自己的资源,1885年,中国学者曹廷杰在黑龙江边发现了永宁寺碑。

他激动地拓下碑文,证明了中国对库页岛的主权。

但19年后,这两块碑被俄国人拆走,运到海参崴博物馆,至今,这两块证明中国主权的石碑,还在俄国人手里。

每年都有中国学者申请去看,大多被拒绝,理由是"文物保护"。

最想不开的其实是日本人,每年8月23日,日本北海道稚内市都会举行"桦太追悼会",几千名老人对着北方痛哭,那里是他们失去的故乡。

在日本地图上,库页岛南部至今标注为"主权未定"。

日本政府从未承认俄国对库页岛的主权,1945年被赶走的40万日本移民,很多还活着,他们成立了各种协会,要求俄国归还库页岛,当然,俄国人理都不理。

库页岛的丢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领土损失之一。

来源:水木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