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产业项目又“上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08:38 1

摘要:4月3日,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戴龙成分别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6个重点项目,有新兴产业的创新突破,有传统产业的智能升级,有民生工程的务实推进,也有生态优先的绿色实践,为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第一季度刚过,莆田再以火热的项目攻势,开启第二季度的序幕。

据媒体报道,4月3日,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戴龙成分别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6个重点项目,有新兴产业的创新突破,有传统产业的智能升级,有民生工程的务实推进,也有生态优先的绿色实践,为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天,不妨一同聚焦其中的2个项目——仙游县年产5000吨高性能压延铜箔项目与秀屿区上塘珠宝城交易中心(二期)项目。这两大项目,未来年产值预计超35亿元。

01

仙游县年产5000吨高性能压延铜箔项目开工,位于仙游经济开发区南片区,由福建海荣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1亿元,占地41.5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铜箔制造企业。项目达产后,年产5000吨高精度压延铜箔,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高精度压延铜箔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新材料制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近年来,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不断升级,对高性能铜箔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全球压延铜箔供应受限,国内需求大量依赖进口。

因而,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丰富压延铜箔供应,对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和推动我国铜箔加工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仙游县年产5000吨高性能压延铜箔项目开工(摄影/蔡昊)

02

秀屿区上塘珠宝城交易中心(二期)项目,定位为海西首个银饰珠宝产业综合体,总投资20亿元,用地面积88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设珠宝产业商住综合体、办公楼、酒店及相关配套。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辐射周边五大集镇近70万人口,增加各类服务业就业岗位2万个。

提到银饰珠宝,上塘珠宝城无疑是莆田具有代表性的集聚区。这里汇聚众多优秀银饰加工企业,每年生产大量精美银饰产品,远销海内外,实现日均白银交易量“6吨进出”。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盐碱地,如今却“长”出了金银珠宝。

20世纪90年代初,上塘人从推销金银首饰和模具开始,逐步发展,在上塘村初步形成“珠宝一条街”。21世纪初,当地抓住机遇,在废转盐田上盖起商业楼,建设金银首饰交易市场。2006年起,秀屿区结合当地的产业资源,建设专业性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吸引在外乡亲回乡投资创业,着力培育做大金银珠宝产业。2016年,上塘珠宝城入选全省首批28个特色小镇。

如今,秀屿区上塘珠宝城交易中心(二期)项目开工,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全链集聚,项目延伸银饰加工、玉石雕刻、电商销售等13个细分领域,推动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的产业链整合。

二是产城融合,通过配套酒店、办公及商业设施,打造“产业+生活”一体化生态圈,提升上塘银饰小镇品牌影响力。

三是创新驱动,引入电商直播、设计研发等新业态,推动传统银饰产业向数字化、高端化转型,提升莆田在全国珠宝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秀屿区上塘珠宝城交易中心(二期)项目开工(摄影/陈斌)

03

这2个项目开建,有助于莆田新能源材料打破国际垄断,珠宝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这正是莆田以“老树发新芽”“新芽成大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正如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戴龙成在调研中提到的,“信心越来越足、势头越来越好”。

作为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莆田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从“高端纺织纤维”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压延铜箔项目的落地,填补了莆田在新型功能材料中高端电子材料领域的空白。项目达产后,可联动周边新能源电池、5G通信设备等企业,加速构建全新产业链条,无疑能为莆田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提供硬核支撑。

在新项目的牵引下,莆田传统银饰珠宝产业也正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引擎,集聚全链条业态,焕发“珠光宝气”,铺展产业发展新图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启程二季度,项目继续打头阵。持续“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增强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锻造“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执行力,引入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必将为莆田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勇者书签KD国王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