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镇党委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是我市的一项特色工作,从2019年起,共立项实施561个乡镇党委“书记项目”,推动解决1381个难题,入选了“光辉百年·江苏组工那些事”,《人民日报》专题推介,取得了“党建强了、难题解了、机制灵了”的综合效应。
乡镇党委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是我市的一项特色工作,从2019年起,共立项实施561个乡镇党委“书记项目”,推动解决1381个难题,入选了“光辉百年·江苏组工那些事”,《人民日报》专题推介,取得了“党建强了、难题解了、机制灵了”的综合效应。
2024年,“书记项目”聚焦“党建+乡村建设”和“党建+城市基层治理”两个方面发力,90名镇街书记主动领题、精准答题、聚力解题,有效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了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先锋泰州”将陆续推出选题价值度高、工作创新度高、解题实效度高、党建融合度高的“四高”书记项目,今天推出的是:兴化市沈伦镇党委书记沈妍的项目——《向“林”而兴 化绿成“金”》。
兴化市沈伦镇党委书记 沈 妍
向“林”而兴
化绿成“金”
书记感言
通过书记项目的实施,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我们瞄准“强镇、兴村、富民”目标,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串联“致富链”,把田间一产“一粒果”延伸打造为三产融合“一条链”,实现产业、生态、经济同频共振的良性循环。
“接棒”沈伦镇党委书记时,千亩碧根果渐入盛果期。有人调侃:“前任栽树,后任吃果。”然而,还没来得及品味收获的喜悦,丰产难丰收、缺钱又缺人、好果不好卖三大问题就迎面而来。想要解决,困难重重,但时不我待。沈伦“书记项目”就是直面林果产业发展难题,攻坚破局林果小镇“发展三问”,实现“向林而兴、化绿成金”的实践探索。
推进举措
一问:面对“丰产难丰收”的问题,“林果小镇”如何实现特而强?
我们通过抓党建、聚合力,变“一摊沙”为“一盘棋”。建立林果产业联盟党委,分设种植、加工、销售3个功能型党支部,创新“技术共享、品牌共建、渠道共用、难题共解”协作模式,形成“党委联项目、支部联基地、党员联农户”三级联动体系。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沈伦镇林果产业发展规划,“一园一策”制定扶持方案,推动23个合作社、132个家庭农场“握指成拳”、形成发展共同体。
二问:面对“缺钱又缺人”的问题,林果产业“接二连三”路在何方?
我们通过汇人才、强上争,变“一粒果”为“一条链”。我先后带队赴浙江、常熟等地调研学习,在全市率先研究出台《“兴村共富”红色合伙人扶持政策八条》,6名“红色合伙人”揭榜挂帅。与浙江农创院、江苏商贸学院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社区学院”,培育林果新农人120名。五村抱团联营上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投入500万元打造“埨才一号”人才公寓。专班推进“跑项争资”,上争省强村富民衔接资金460万元新建碧根果加工中心。主动融入兴化市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链接科技镇长团、乡村振兴指导员等资源力量,开发果酒、果酱、果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借力“林下果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整合资金430万元打造生态观光旅游、研学拓展体验等项目,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三问:面对“好果不好卖”的问题,“甜蜜事业”如何带来“甜蜜收益”?
我们通过夯基础、拓市场,变“卖当季”为“卖全年”。镇美丽乡村公司整合财政金融资源,投建运营冷链仓储项目,助力1500吨林果错峰高价上市。组建“埨声先锋”红色主播团队,开设“蓓儿香”特色林果直播间,实现全年不间断销售。利用“市投、镇管、民营”机制,盘活北粮库闲置资产,规划打造“创客联盟”孵化平台,让“沈伦甄选”深入人心。
取得成效
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流的汗。一年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实实在在。
村民增收实实在在。碧根果、“红美人”柑橘等村集体领办或参股项目发展态势向好,在林果产业发展带动下,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平150万元,村均增长42.66万元,同比增幅40%,新增村民入股分红89户,新增劳动就业232人,人均增收1.5万元。
三产融合实实在在。全镇林果种植规模超3800亩,30余种果品“百花齐放”,年产量超5000吨,林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1.1亿元,增长3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0%。仓储加工能力实现突破,亩均效益增长50%。农文旅融合带动增收超500万元。
品牌影响实实在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多次承接省市现场观摩,《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高频关注报道。荣获泰州唯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构建起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融合”的新型乡村产业体系,浙江、陕西考察团前来“取经”,“林果小镇”何以沈伦的模式与经验走向全国。
实践结晶
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出新”,沈伦“一粒果”蝶变成“致富果”“幸福果”。村里尝到了甜头,村民有了奔头,我们也在实干作答“林果三问”中挺立起“信心的模样”,收获了“红色托举、化绿成金”的三色密码。
我们坚信,党建是引领发展的“红引擎”:创新党建引领“全要素集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模式,打造出“党建引领产业兴、联农带农促增收”的沈伦样板。
我们坚信,生态是持续发展的“绿财富”:走出了一条“种绿成荫、花绽生景、果落增金”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增效、产业增绿、农民增收”,沈伦“秀美”底色愈加浓厚。
我们坚信,产业是快速发展的“金钥匙”:致力构建“1+N”林果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种、产、销、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化绿成金”沈伦路径推动强镇兴村富民取得新成效。
“提到沈伦,就想到林果小镇;提到林果小镇,就想到沈伦”,这是我们的追求和愿景。下一步,沈伦镇党委将建强“红引擎”、守住“绿财富”、用好“金钥匙”,让村、民收获更多“富在枝头、甜在心头”的幸福感,让八方游客寻觅得到“诗和远方”的田园梦!
推广价值
走出“党建赋能、全域联动”共富新路径。以产业联盟党委模式推动理念、机制、资源“破壁”,打造多方联动利益共同体,为“抱团共富”提供可推广的“沈伦样板”。
打造“向‘林’而兴、化‘绿’成金”发展新模式。以“链式思维”推动林果产业“强一接二连三”,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融合”的新型乡村产业体系,为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沈伦经验”。
形成“抢抓政策、狠抓项目”工作新机制。以“跑项争资”突破“人才、资金、项目”发展桎梏,变政策红利为发展优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制约提供可复制的“沈伦解法”。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