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encilVac是很久没出过爆款的戴森投下的一枚轻盈的“重磅炸弹”。其实5月22日,它便在日本率先发布了,直径仅38毫米,重量约0.92千克,堪比一瓶矿泉水。
9月8日,戴森PencilVac吸尘器全球发售,3999元,够买四台国产吸尘器。
戴森这个家居清洁领域始祖,为中国的消费者抛出了一道选择题:4000块,选戴森史上最细的铅笔吸尘器,还是一整套国产顶级清洁装备?
PencilVac是很久没出过爆款的戴森投下的一枚轻盈的“重磅炸弹”。其实5月22日,它便在日本率先发布了,直径仅38毫米,重量约0.92千克,堪比一瓶矿泉水。
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发布会上说:“我一直想开发出与我们最新款Supersonic吹风机手柄直径相同的吸尘器。”这话让人想起乔布斯当年从口袋里推出iPhone的场景。科技巨头总喜欢用革命性产品重新定义市场,顺便重新定义一下消费者的钱包厚度——
回到七年前,2018年,我花了近3000元买了一台戴森V8吸尘器。开箱的那一刻,仿佛拆开了一件艺术品:金属质感机身、精巧的气旋设计、堪比科幻电影道具的配件组合与配色。那时候,戴森确实是市场上最好的产品,当时用它吸尘时扬起的灰尘,似乎都带着几分中产生活的精致感。
但七年过去,我的戴森已经续了两次电池,换了一个吸头,坏了一次主板,维修费都够买三分之一台新机器了。而朋友家去年买的国产吸尘器,不仅价格只有我当年的一半,还多了自集尘基站、90分钟续航、230AW吸力。更扎心的是,朋友家的扫地机器人能在他下班前自动完成全屋清洁,而我那台戴森,还得手动清理尘盒。
如今去小红书上搜一搜,买戴森就是交智商税成了部分人的某种共识性论调。我那台老戴森现在还在用,如今我也买了扫地机器人,而用戴森,于我来说,更多是出于情怀。
毕竟国产平替们正对它进行疯狂追赶,技术平权,让我对戴森祛魅了。
PencilVac必然会有一批忠实用户,在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盛行的今天,戴森逆势推出了一款需要人工操作的纤细吸尘器,老用户如我依旧感慨戴森的设计追求,但也不禁思考, 它是否早已从必需品沦为了轻奢品?
PencilVac这看起来像来自未来的清洁工具,是真颠覆了行业,还是又给了追求高端品质生活的消费者一个交“精致税”的机会?
PencilVac确实对得起“铅笔”这个名字——机身直径38毫米,重量仅1.8公斤(Fluffycones型号)或1.3公斤(Fluffy型号),握持感就像握着一支粗一点的记号笔,告别了传统吸尘器笨重的形象。
设计灵感源自戴森吹风机的手柄,戴森这次是跨产品线地用吸尘器“致敬”了自己经典的吹风机。
不知道这是不是戴森在用自己抄自己来讽刺那些频繁“抄”它的品牌,反正这么做既省了设计费,还能赚两次钱——今天你买我的吹风机吹头发,明天打扫屋子的时候也可以买我的吸尘器吸头发,建议下次可以直接推出理发器,打包批量向理发店兜售“戴森美发三件套”。
需要注意的是,当你手握PencilVac时,那熟悉的触感可能会让你恍惚间以为自己在吹头发,这时千万别下意识地把吸尘器往头上比画,你只需要懂—— 戴森是在让你对他们产生更深刻的肌肉记忆,对他们的设计语言上瘾。
此外,所有部件都被塞进了吹风机手柄那么粗的管子里,这使得吸尘器平放时仅95毫米高度,用户将它轻松伸入沙发或床底的面积因此加大。
PencilVac身材纤细,却搭载了戴森迄今为止最迷你、最高速的Hyperdymium马达,每分钟高达14万转。这个转速什么概念呢,比许多用户看到它的价格时快速想平替有哪些的大脑转速还快。Hyperdymium是戴森史上最小尺寸的马达,直径只有28mm,但转速却是最快的, 这很符合现代人对好物的价值标准——要小要快,还要够有力。
不过说实话,我始终对科技类产品的“史上最”这样的措辞持保留态度,毕竟我家的扫地机器人也号称“史上最智能”,结果昨天还是卡在拖鞋上等我救命。
Fluffycones四锥万向吸头,四个圆锥形刷条可以旋转、跳跃,解决毛发缠绕问题。对于养宠人士来说,这功能确实实用,毕竟有些猫主子们掉起毛来比平替抄戴森的速度还要快。
集尘系统就有些魔幻了——传统尘盒不见了,灰尘直接被吸进杆子里;最妙的是空气式压缩集尘仓,吸尘的同时还能把灰尘压缩成块,据说能释放5倍容量。换句话说,以前你吸三次倒一次灰,现在吸三次倒一次……等一下,好像没什么区别哈。
倒灰的体验,被一些用户形容为“单手即可倒、不扬灰,也不脏手”,确实,灰尘、毛发等垃圾都被压成压缩饼干了,掉入垃圾桶的时候灰肯定扬不起来,但我很怀疑,当你看着那根铅笔细管里卡住的顽固灰尘时,会不会最终还是忍不住伸出手指去抠一抠,然后恍然大悟:脏不脏手的前提其实是“根本别用手”。
用户们的体验,相对是分裂的:大家一方面惊艳于它的轻巧便携,另一方面崩溃于它的续航能力——30分钟,住所大一点的中产们把家里吸到一半,就只能对着没电的吸尘器和剩余半个客厅的污渍发呆了,对洁癖和强迫症患者来说,这是种折磨。
集尘容量0.08L,什么概念呢,养小动物的家庭,吸完一个房间,就得去倒一次灰,家大业大的,就会在一次大扫除中不得不扫地、倒垃圾、扫地、倒垃圾……
多锥分离结构这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2段式m线性尘粒分离系统”,这是用户们诟病最多的地方:
“这玩意为了体积小,没有了多锥旋风分离器,那估计要经常换滤网了,那和百元吸尘器有什么区别?”
“容量不大,没有旋风分离,没有长续航,那这个铅笔吸尘器和市面上的车载吸尘器装个长管子和扁平吸尘头的区别是什么呢?”
戴森设计经理Sam Cole说:“全球约60%的家庭以硬质地板为主。”我看啊,全球60%的戴森目标的钱包也比较硬核。
它确实特别适合吸灰和毛发,防缠绕性能应该是顶级的。适合地面、高处家居表面的清洁,深入死角能力不凡。
但清理被吸入的毛发时,问题来了——
“头发现在不缠滚筒了,但是缠下面那四个小万向轮,超级难搞下来。需要用刀子割断头发,烦到我有的时候想把头发给烧了。”
这就是说,戴森的防缠绕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只是把问题从滚筒转移到了万向轮上。
总而言之,PencilVac是一根很有创造力的魔法棍,但它就像是一辆跑车:很帅,很快,但不一定能帮你把你从超市买的大包小包扛上楼。所以,要不要花四千块钱买这根铅笔,就看你有多想用最优雅的姿势,把你家的灰塞进一根细管子里了。
“这个产品但凡不是戴森做出来的,我敢说绝对会被吐槽死。”刘文说。
“本人独居,家里柔光砖,戴森吸尘器有一个V12,后面几乎不怎么用了,感觉现在用最多的还是扫帚和拖把,不过我还是和大家一样,上个月我买了扫地机器人。”Jasmine说。
“我看了它们的日本发布会,感觉是那种单身的人为了小尺寸、紧凑型房屋打扫用的,比如日本的胶囊公寓,不然电池和集尘桶都有点够呛。房子小点的可能够用,不过这个价格,在中国,住小房子的单身普通人愿意承担吗?”刘文说。
事实上,PencilVac身上颇具炫技感的创新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实用性与中国消费者面对的生活场景与市场环境似乎脱节了,这或许也是戴森这个品牌当下在中国的困境的缩影。
这根试图重新定义“吸尘”的铅笔,折射出了它日益凸显的战略窘境——
平替正在追赶技术;中产标配光环被理性消费的浪潮冲淡;戴森这块昔日的金字招牌正不可避免地逐年褪色。
曾经,戴森是中国中产家庭的体面——他们可以没有书香门第的底蕴,但不能没有戴森的吸尘器、吹风机和空气净化器。可如今,我们先来看两条数据:
2023上半年戴森旗下吹风机产品线上销售份额从巅峰时期的30%下滑至12%,2024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跌至7%,跌出了高速吹风机销量榜单的前6位;
在吸尘器方面,奥维云网的数据更加惊人,戴森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11月的56%直降到2025年4月的27.4%。
回想2006年,戴森初入中国时,一台吸尘器要价3000-4000元,可那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7000元。一个普通国人要拿出半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台戴森。
十年后的2016年,奇迹发生了。戴森推出了一款售价三千多元的吹风机——要知道当时市面上300元的吹风机已是轻奢了。可这款天价吹风机竟然卖疯了。那年,戴森在中国市场营收增长244%,之后年年销售额破百亿。
中国红礼盒
彼时的确是没有任何一款吸尘器比戴森好用,而且是好用到让人爱上吸地的那种好用。那时购置一款戴森吸尘器的国人,许多到现在还在沿用着。
与此同时,这一消费现象的背后,还藏着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
戴森深谙此道,每年都花大力气在社交媒体上疯狂种草,把产品与“中产必备”“高端生活”强行绑定。买房、搬家、结婚,都是戴森的精准营销场景,特别是情人节、七夕这种节日。
可如今在小红书上, #戴森平替已获得2106 .1万浏览,可“戴森平替”这个早已过时了,现在大家都在搜“徕芬平替”了。
是的,就连曾经作为戴森平替的徕芬,现在也遭遇了平替的围剿。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售价300元以下的吹风机市场份额增长11%,销量暴涨76.8%。
对比戴森,徕芬确实便宜;但对比其他低价吹风机,它又贵了。徕芬官网上,399元以下的吹风机只有两款。这个曾经对标戴森2500-3500元区间的品牌,现在要面对飞科、追觅等品牌推出的199元吹风机,甚至还有的白牌产品直接把高速吹风机干进百元以内。
徕芬早已是屠龙少年了,可如今它背后已经涌现出无数个想要屠他的少年。
戴森的另一王牌品类——吸尘器同样面临窘境。当消费者将预算提升至2000元左右时,他们会发现市场上有一大批具备智能基站集尘仓的国产吸尘器平台。
2019年小米推出定价1299元的米家手持无线吸尘器时,直接在海报上打出“贵不是它的问题,是你的问题?对不起,我不同意”,这几乎是指着戴森的鼻子骂街了。
其实我们简单测评对比一下戴森与市面上的主流国产吸尘器,便能对“贵到底是谁的问题”这件事看出些端倪:
在清洁能力方面:
戴森PencilVac的吸力为55AW;追觅V16S则拥有210AW吸力,配合16万转/分钟马达;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的260AW吸力是三款中最强的,配合11万转/分钟电机。
追觅V16S
续航方面:
戴森PencilVac的30分钟续航适合小户型日常清洁;追觅V16S分为85分钟(节能模式)、30分钟(标准模式)与9分钟 (强劲模式)的续航功能选项;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拥有90分钟超长续航配合快充技术。
集尘方面:
戴森PencilVac 0.08L压缩尘仓通过气流压缩技术提升实际容量30%;追觅V16S的0.6L尘杯容量适中,支持拆卸水洗,清理较为方便;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的基站自动集尘系统配备2.5L大容量尘袋,支持90天免倒灰。
技术亮点方面:
戴森PencilVac的38mm超薄机身可轻松深入家具缝隙。双向激光照明确保清洁无死角;
追觅V16S拥有绿光显尘技术,可拆卸电池设计延长使用时间,碳纤维延长杆减轻整体重量;
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的智能脏污识别自动调节吸力;140°广角绿光显尘覆盖范围更广,米家生态联动支持语音控制。
最后看价格:戴森PencilVac为3999元;追觅V16S价格因销售平台差别及促销活动等因素,大致在1500元至2700元之间;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的国补价为849.15元起。
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
总结来说, 戴森PencilVac剑走偏锋,代表了工业设计的极致追求;追觅V16S是实用主义的全能选手;小米米家无线吸尘器3则是性价比革命的引领者。
除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革命,戴森正遭遇的,还有无线吸尘器在整个清洁电器中的市场占比降低这个事实。2020年,该数据为36%,2023年则为13%。
要知道,中国家庭以硬质地面为主,人们习惯先扫再拖。扫拖一体机的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顺势于近年来成为爆款。2024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69亿元,年同比增长9.3%;与此同时,根据 QYResearch 研究机构数据,2024 年我国无线吸尘器市场规模约为41亿元,年同比减少4亿元,预计2025年将跌破40亿元。
当然,消费现象的背后,也有消费观的改变。 麦肯锡2024年调研显示,愿为家电溢价付费的中产消费者比例,从2021年的68%骤降至19%,61%的消费者将“性价比”列为购物首要标准。
换句话说:戴森的吸尘器还没完全倒下,但时代已经变了。
在扫拖一体浪潮中,戴森仿佛一位固执的英国爵士,依然选择在其标志性的吸尘领域深耕。PencilVac这根魔法铅笔,正是它交出的最新答卷——它以“轻、快、巧”切入市场,试图用极致的工业设计来对抗时代浪潮。
那么,在这个“平替”众多、性价比至上的年代,戴森PencilVac这支魔法铅笔,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掏四千块钱?
如果你的居住空间和日本胶囊旅馆相似,二十平米的单身公寓让你每次转身都要担心撞到墙,那么PencilVac的娇小身材确实适合你。毕竟,铅笔吸尘器于你来说就像共享单车之于北京早高峰,它不是最舒适的选择,但能帮你按时挤进公司电梯。
如果你已经拥有戴森全家桶,就差把手机壳印上戴森的logo,那么这支铅笔无疑是你信仰版图上的一块新拼图。
如果你已经拥有扫地机器人、洗地机、蒸汽拖把,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那么PencilVac可能会符合你的需求——这就像一个爱美的女孩集齐了心仪的口红色号后,总觉得还差个限量版色号。
如果你家特别大,拿个外卖,从大门走到餐厅,奶茶都不够冰了,那么PencilVac的续航能力可能撑不到你清洁完半个客厅。它就像是个娇气的都市白领,一干重活就老要休息。
如果你坚信吸尘器就该有个吸尘器的样子,那么PencilVac可能更像是种装置艺术。
PencilVac更像是一件“家电首饰”——恐怕它的装饰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就像那些摆在奢侈品柜台里印着经典logo的手机壳,会买这种手机壳的人,看重的往往不是它保护手机的功能。
在2025年,当我们已经可以用一千多块买到一款高性价比的国产吸尘器时,花四千块买戴森确实需要一些勇气。
如果一定要为这支铅笔到底值不值得买下定论,那其实它的参数和功能是次要的,你如何看待消费这件事是首要的:
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性价比,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如果你愿意为独特的设计和某种从未有过的使用体验支付溢价,同时也负担得起这份任性,那么它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超越实用价值的快乐。
国货早已崛起了,但中国老百姓选择国货并不完全是因为囊中羞涩;戴森确实在褪色,但那些只选戴森的所谓中产,也不是在崇洋媚外,或是盲目迷信。
只要你不是在跟风,那每一个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来源:财富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