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特”是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在2015年之前使用的货币名称,它于1993年6月25日发行并于2015年1月1日后停用,当时欧洲理事会宣布将立陶宛货币立特兑换为欧元的汇率固定为100欧元比345.28立陶宛立特。
“立特”是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在2015年之前使用的货币名称,它于1993年6月25日发行并于2015年1月1日后停用,当时欧洲理事会宣布将立陶宛货币立特兑换为欧元的汇率固定为100欧元比345.28立陶宛立特。
本期带来的这张立陶宛200立特纸币可以分为1997和2007年两个版本。其中1997版200立特冠号分为AA、AB、AC、AD、AE、AF、AG以及补号AZ冠,均由德国捷德(G&D)负责印刷;冠号为AH、AJ、AK以及补号AV冠则是委托法国欧贝特(F-CO)公司负责印刷。
整张200立特纸币呈现出淡蓝色,在纸币的最左侧文字使用立陶宛语呈竖状分布表示的是立陶宛银行董事会以及该机构主席的签名。
纸币的中间位置呈椭圆形的同心圆结构,最中心印有立陶宛的国徽图案。另外在纸币的最右侧则是印有数字200的防伪全息条。
200立特纸币上的人物肖像是立陶宛著名哲学家、作家和文化复兴运动的核心人物维留斯·维杜纳斯Vilius Vydunas。
维杜纳斯曾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立陶宛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时期,而这一时期刚好也是立陶宛反抗沙俄文化压迫、重塑民族身份的关键阶段。
而他的思想正好跨越哲学、宗教、艺术与民族主义领域,因此维杜纳斯也被赞誉为“立陶宛国家灵魂的守护者”。
1868年,维留斯·维杜纳斯出生于东普鲁士的立陶宛少数族裔家庭,成长在一个德立文化交织的环境中,惊人的语言天赋让他精通了立陶宛语、德语以及梵文等多门语言。
19世纪末,维杜纳斯领导了“立陶宛书社”,通过秘密出版立陶宛语书籍打破沙俄帝国的语言禁令,推动立陶宛国内的民族意识觉醒。
后来,他又通过学习神学与哲学转向研究东方思想,尤其是印度吠檀多哲学和佛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泛神论世界观。
维杜纳斯的哲学思想和精神遗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宇宙灵魂”概念认为万物本质相通,主张通过内在修行实现个体与自然的和谐。
另外由于受到印度哲学的启发,他还强调轮回、业力与道德责任,著作《灵魂的永恒性》系统的阐述其形而上学体系。
除了哲学领域,维杜纳斯在诗歌与戏剧方面也颇有建树,其创作了包括《阴影之海》在内的大量抒情诗和象征主义戏剧,并且融合立陶宛神话与存在主义的思考来探索人性与命运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杜纳斯因为反对纳粹政权而遭到囚禁不得不流亡德国,晚年的他仍然致力于整合东西方哲学思想,1953年不幸于德国黑森林地区逝世。
正是由于维杜纳斯超越了民族界限的思想,也为现代立陶宛构建了精神根基,同时也给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共存提供了历史镜鉴,因此立陶宛200立特纸币上的他就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200立特纸币的背面是位于立陶宛港口城市克莱佩达北部的灯塔。这座灯塔也象征着克莱佩达作为“立陶宛海上门户”的地位,常出现在当地艺术与摄影作品中。
克莱佩达灯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796年,如今现存的主灯塔高约30米、主体为混凝土结构,顶部设红色灯室,夜间灯光射程达20-25海里,采用白光闪烁(周期约5秒)。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但目前这座灯塔仍然在为进出克莱佩达港的船只提供指引方向。
仔细斟酌可以发现背面满版的雕刻,在深邃的天空和云朵,汹涌的海浪为衬托背景下,克莱佩达灯塔依然伫立在一条铺满石块的小道尽头。
两束笔直的灯柱从灯塔上端一直延伸到大海的远方,不仅照亮了海面更是为过往的船只指明了方向。
汹涌澎湃的海浪、小径远处的孤寂灯塔正好寓意着维杜纳斯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就如同远方的灯塔释放出耀眼光芒一样照亮着立陶宛民族前进发展的方向!
如今,这张200立特纸币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1997版价格甚至已经突破1200元人民币。但是无论如何,200立特的纸币作为本套纸币中最为精彩的一张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与回味!
欢迎关注本账号,感谢您认可作者文章,此号将定期发表关于世界各国纸币相关的知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若文章能给您带来收获,感谢打赏鼓励,感激不尽!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