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逻禄人,一个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民族,他们最后去了哪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7:18 2

摘要:后来突厥分裂,东边西边都打,他们就在中间——今天帮东突厥,明天投西突厥,转得比风还快。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春天,唐军驻扎在恒罗斯,三万人马,整整列了两天队。

也没人想到,这支军队的溃败,居然是从自己人背后开始的。

四月的风刮得不小,高仙芝站在城头,眼神始终盯着西南方向。

他手下的三万人里,有一万人是葛逻禄骑兵。

之前说好要并肩作战,可就在第五天夜里,局势突然变了。

葛逻禄人趁夜拔营,紧接着,唐军后方传来火光。

高仙芝那时候就明白了,完了——背后这刀,扎得太狠。

可这事儿要追根究底,还得往前倒个两百年。

葛逻禄人原本是铁勒联盟里的一支,地盘在阿尔泰山南麓。

那时候草原上没什么铁规矩,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突厥人崛起后,葛逻禄人就归顺了。

后来突厥分裂,东边西边都打,他们就在中间——今天帮东突厥,明天投西突厥,转得比风还快。

可别觉得他们滑头,那时候谁不这样?草原上资源紧张,活命最重要。

葛逻禄人其实一直在找个能靠得住的大树。

公元648年,唐太宗派使者去联络葛逻禄人,想让他们倒向大唐。

结果东突厥察觉了,把使者给杀了。

唐朝也不含糊,第二年就出兵。

葛逻禄人见风向不对,立马投降,还主动带路打东突厥。

这一仗打完,他们算是彻底归了唐朝。

唐朝也挺讲究,把他们安置在浑河州和狼山州,就是现在蒙古国的西北一带。

可问题是,安置归安置,信不过就是信不过。

葛逻禄人日子过得不太安稳,过几年就反一回。

唐朝打,安抚,重新招降,又反。

来来回回几十年,直到748年,他们又一次归顺了唐朝。

然后就是那场恒罗斯之战。

751年,唐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碰头。

石国的王子逃到阿拉伯人那边,带来了战火。

高仙芝带兵西征,葛逻禄人是主力之一。

可打到第五天,局势僵住了。

阿拉伯人兵多势众,唐军虽然训练有素,可毕竟是在外线作战。

葛逻禄人估摸着唐军撑不住了,转头就投了阿拉伯军。

高仙芝带着残兵退回安西,脸面全丢了。

那之后,大唐再没能稳住中亚。

葛逻禄人却趁乱干了件大事。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自顾不暇,阿拉伯人也没空东进。

葛逻禄人就在恒罗斯一带,拉起了自己的旗号,建立了葛逻禄汗国。

那地方,说句实话,不好守。

北边是回鹘,西边是阿拉伯,南边还有吐蕃,东边残唐势力还没彻底退。

葛逻禄人夹在中间,什么都得小心。

他们也确实小心。

游牧为主,偶尔定居,既种地也放牧,日子过得不算差。

可好景不长。

840年,回鹘人也开始西迁,葛逻禄人一看打不过,就合并了。

两边合起来,建了喀喇汗国。

只是这国家名是合的,权力可没平分。

葛逻禄人逐渐成了二等公民,地位一年不如一年。

等到1134年,契丹耶律大石在中亚建了西辽,葛逻禄人又动了心思。

他们这次干脆站队西辽,帮着打喀喇汗国。

打赢了,西辽成了中亚新霸主。

可结果呢?西辽也没兑现什么特别的承诺。

葛逻禄人照样地位低,照样不安心。

1164年,西辽第四位掌权者耶律普速完上台,干了件狠事:强制迁徙葛逻禄人到喀什噶尔。

说是“安置”,其实就是彻底打散。

迁徙过程中,葛逻禄人爆发了。

起义、冲突,最后遭到镇压。

一部分人逃到了花剌子模,一部分被押送南迁。

从此,这个民族的主体就散了。

四十年后,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开始大规模西征。

葛逻禄人又一次站队,加入了蒙古军。

他们随军西征,1223年,花剌子模灭亡。

那些当年逃过去的葛逻禄人也被并入蒙古帝国。

从那以后,葛逻禄这个名字,慢慢就没了。

但人还在。

今天的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维吾尔人里,还有他们的后代。

只是再也没人自称“葛逻禄人”。

参考资料:

陈述,《唐代西域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余太山,《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郭建龙,《草原帝国:从铁勒到蒙古的千年征战》,天地出版社,2017年。

穆罕默德·奈米,《中亚通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来源:汗青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