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以210万元高价成交,存世极罕,铸造精美,承载清末币制变革历史。丁未壹圆独特水波纹与“两、元”之争见证革新,藏家竞逐下,珍稀钱币升值空间持续看涨。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以210万元高价成交,存世极罕,铸造精美,承载清末币制变革历史。丁未壹圆独特水波纹与“两、元”之争见证革新,藏家竞逐下,珍稀钱币升值空间持续看涨。
拍品名称: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双穗壹元 银币
成交价:RMB 2,100,000
拍卖日期:2024-01-04 上午9:00
拍品描述: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宣统三年,也即1911年铸造出来的清政府的统一币制,它的正面是印有“大清银币”四字,背面是蟠龙。而大清银币的铸造早在光绪二十九年,也即公元1903年就提出来了,当时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以整顿银元铸造,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宣统三年,也即1911年才铸造出来了全国统一的银币。大清银币的设计铸造经历了重重波折,期间设计了许多大清银币的版别,并发行了少量样币,最后铸造出来流通的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
除了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外,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种类还有“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等数种版别,只是这些用于“比稿”的版别最终并未成为最终版的国币,只是发行了少量的样币。因此,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等的存世量很少,特别是“短须龙”最少。此枚在拍卖中以210万元高价成交,充分证明了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其稀少的存世量和精美的铸造工艺,使其成为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竞相追捧的珍品。
拍品名称:大清银币丁未壹圆
成交价:RMB 2,690,000
拍卖日期:2024-06-29 下午13:00
拍品描述:丁未大清银币壹圆与清代铸行的其他银币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银币的正面珠圈之内有“大清银币”的字样,不过,文字非常少,珠圈外则是满文的“大清银币”。满文两边是六花星,还有“丁未”干支纪年。下面是一个“壹圆”,边缘地方是精美的水波纹图案。银币的背面有龙图,珠圈外则是“光绪年造”,并环有英文“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即大清帝国银币的意思。相对于其他的清币,这枚清币的造型更加别致,而且独辟蹊径。据悉,在丁未大清银币壹圆问世之前,恰好遇到了“两、元”之争,守旧派和革新派各持己见。
守旧派则认为最好以一两为单位,因为这是古制,而革新派则认为,应该以七钱二分为单位,这与外国银元同量等值,便于贸易。此枚在拍卖中以269万元高价成交,充分证明了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其稀少的存世量和精美的铸造工艺,使其成为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竞相追捧的珍品。
拍品名称: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双穗壹元 银币
成交价:RMB 2,180,000
拍卖日期:2024-01-04 上午9:00
拍品描述: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俗称“大清宣三”,直径3.9cm。钱币中间汉字“大清银币”,楷书端庄、厚重雄浑,尽显皇家威仪,左右两侧花枝点缀,上书满文“大清银币”,下书“宣统三年”。曲须飞龙环绕,中书汉字壹圆币值,下书英文壹圆币值,龙身周围祥云围绕。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突,鼻梁俏上。大清银币曲须龙投资价值比较的大,升值的空间也比较高。专家认为,此枚银币非常适合收藏,值得投资。
大清钱币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银币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它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这些珍稀的钱币记载了我国一段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此枚在拍卖中以218万元高价成交,充分证明了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其稀少的存世量和精美的铸造工艺,使其成为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竞相追捧的珍品。
来源:悟空聊钱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