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创立于1906年、在北京坐拥120家社区门店的百年老字号“义利”,开了一家新烘焙店——“义利Bread”。
文 职业餐饮网 三水
烘焙界的“百年老将”又杀入了现烤烘焙赛道!
近日,创立于1906年、在北京坐拥120家社区门店的百年老字号“义利”,开了一家新烘焙店——“义利Bread”。
与以往的店型不同,它不是开在社区,而是开在景区,不仅卖“现烤烘焙”+“现打冰沙”,还卖麻酱冰淇淋、红星二锅头冰淇淋等创新潮流单品,能外带也能堂食,日销面包超过1300个!
它尝试聚焦在景区这种高客流场景下的流动消费,打造一种“大客流场景+即时消费”的新模式,实现顾客破圈。
它的探索之路,能成功么?又是否能给沉寂的烘焙赛道带来一些新创意、新启发?
“烘焙百年老将”开景区概念店,
日售1300个面包!
“现烤”二字,如今已是烘焙界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
祐禾凭借“现烤鲜卖”破圈,产品从武汉火遍北京、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稻香村开工坊直营店,核心王牌仍然是现烤现卖;就连茶颜悦色、紫光园、奈雪等跨界玩家,闯关烘焙赛道的“第一枪”,锁定的依然是“现烤”!
面对这样火热的赛道,义利显然不想当看客,推出“义利Bread”入局抢滩。
那么,这家承载着百年品牌野心的门店,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1、选址破常规:开在“景区”,明档体现空间感
“选址定生死,门头是关键”。
众所周知,过去义利多扎根在社区居民楼开店,门头也是标志性的、富有年代感的红色招牌。
但这家新店却打破了常规,不仅开在景区宛平城内,且门店风格更洋气,从外面看起来像一家精致的咖啡馆。
店内布局虽然简单,但与之前堆砌逼仄的空间设计相比,整体更注重体验感,采用明档装修,划分为现场制作区、烘焙区、饮品区和堂食区四大区域,顾客能够透过明档窗口看到现场制作面包的过程。
同时,店内还专门摆放了价值98000元、用巧克力制作的“卢沟晓義”石狮作品,既紧扣卢沟桥这一选址的地域特色,又打造出独特的风格,吸引不少游客打卡。
2、产品换主角:现烤现打为主,按个售卖
与传统义利门店主卖预包装食品、熟食为主不同,这家新店把“现烤烘焙”作为核心。
产品方面,不仅有红豆松松、巧克力核桃面包、椰香吐司等常见的西式烘焙,还有冰淇淋、北冰洋冰沙多款现打饮品。除部分伴手礼外,所有产品都是现做现卖,且只卖当天。
这种“现烤面包+现打饮品”的产品搭配结构,与同在北京的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模式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店内还有迷你果子、麻酱冰淇淋、红星二锅头冰淇淋这类创新产品。以迷你果子为例,它在义利传统爆品果子面包基础上,对口味、形状重新调整,上架后广受好评,“出餐即售罄”,供不应求。
价格上也不再是过去部分门店的称重售卖,而是以“按个/份卖” ,比如红豆松松面包25.8元一个,巧克力贝果一个9.8元,迷你果子6元一个,冰淇淋9.9元一支。
3、经营变逻辑:设堂食、冰淇淋比赛,增强互动体验感
在具体的经营上,这家新店与传统烘焙店也略有区别,更看重顾客的到店体验。
店内店外不仅备有书籍供顾客阅读,还分别设置了堂食区,整体更倾向于星巴克式的“第三空间”。
同时,门店还专门打造了洗手池,供顾客餐前餐后使用。
座位的设置也颇为考究,提供单人、双人、多人座和室外就餐座多种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用餐场景。
此外,门店还十分注重与客人的互动,开业期间推出“现打冰淇淋挑战赛”,顾客可通过在小红书发笔记参与。这种花样玩法,不仅让顾客觉得有趣,保证体验感,也能用社交平台带动传播,为门店引流。
再闯现烤烘焙赛道,
义利在打什么算盘?
“不变等死,乱变找死。”
这句话不仅道尽了当下餐饮行业的生存现状,更戳中了众多传统老字号的发展困境。
在消费需求迭代加速的当下,这些老字号普遍面临双重悖论:不创新会被市场淘汰,而盲目求变又可能失去原有的客群。
于是,“精准求变”成为老字号突围转型的关键路径。
现烤烘焙因为认知基础广,成为不少老字号的选择。除了像北京稻香村、广东永發號等百年糕点品牌开出专门的现烤烘焙店外,就连同仁堂、紫光园等非烘焙出身的品牌也跨界至此。
而对于百年义利而言,此次 “义利 Bread” 的推出,更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1、从单一功能转向“休闲”的多场景,一次门店模型的迭代
都说头部品牌最能敏锐洞察行业动向,实际上,最先主动寻求改变的往往也是这些品牌。
早在“新鲜现制”尚未形成主流趋势的2023年,义利就在福长街悄然布局,开出首家现烤面包店“义利鲜焙”,主打“现烤烘焙+现打鲜奶”。
但直至今日,义利鲜焙依旧因“体验差、门店小、价格贵、供货不足”等评价占据社交平台,其门店也仅开出3家。
换句话说,“义利鲜焙”在某种程度上并未形成完整的、可复制的商业闭环。
此次“义利 Bread” 的推出,显然是在 “义利鲜焙” 基础上的全新探索,意欲构建一套更成熟多元化的门店模型。
空间设计上,新店型摒弃了之前小而精的社区店模式,通过更多元化的分区形成空间感,打造体验型门店;产品结构上,不再追逐于西式面包、蛋糕、中式糕点等产品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创意化产品提升门店吸引力。
这种模型升级背后,是义利把从门店“买面包”的单一功能向“休闲体验”多元场景延伸的一种探索。
而这本质上其实是对人群的洞察、挖掘。
2、瞄准年轻人“三套组合拳”,一次对人群破圈的探索
一直以来,义利的核心客群多是承载着“童年记忆”的老北京人。
他们熟悉义利的传统糕点,也习惯在社区门店购买预包装产品,对品牌的认知也停留在 “老字号、性价比” 上。
然而,随着消费主力转移,尤其是烘焙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品牌一旦固步自封,极有可能面临消费群体缺失的问题。
因此,“义利 Bread” 的探索,实际上正是针对人群的破圈尝试。
而它的目标,直接指向当下的消费主力——年轻一代消费群体。
选址上,宛平城作为旅游人群和本地居民兼容的融合型区域,义利能够聚焦其高客流场景下的“流动消费”,打造“大客流场景+即时消费”模式优势,同时触达本地居民和游客,实现消费群体破圈的第一步。
产品上,麻酱冰淇淋、现打北冰洋沙冰等 “京味 + 潮流” 的创新组合,既保留地域特色,又自带话题性,恰好契合年轻人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分享需求,能有效吸引他们到店尝鲜。
营销上, “现打冰淇淋挑战赛” 这类互动活动,精准抓住年轻人 “爱参与、爱分享” 的特性,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通过这三套组合拳,义利用新的产品与场景,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并接受自己,最终实现人群破圈。
职业餐饮网总结: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义利一次又一次扎进现烤烘焙赛道,本质上都是在践行这句话。当百年老字号的标签陷入认知固化、年轻消费人群渐失的泥淖,唯有跟上时代才有持续生命力。
“义利Bread”这一新概念店,正是一种探索,它通过产品创新、空间升级、功能场景转化等多个维度的变化,打破了固有的单一“卖面包”模式,用更多元化的场景将触角伸向年轻人。
这种创新路径,也启示着无数餐饮人:品牌焕新之路绝非盲目跟风,而是藏在对人群的挖掘中。
人,永远才是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来源:职业餐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