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恼人的鼻炎困扰着无数人。很多人尝试了各种喷剂、抗过敏药,却总是反反复复,难以断根。中医看待鼻炎,视角独特,认为“鼻炎的根源,往往在于脾胃正气不足”。这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且听我们细细道来,并介绍中医外治法如何标本兼治,以及日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恼人的鼻炎困扰着无数人。很多人尝试了各种喷剂、抗过敏药,却总是反反复复,难以断根。中医看待鼻炎,视角独特,认为“鼻炎的根源,往往在于脾胃正气不足”。这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且听我们细细道来,并介绍中医外治法如何标本兼治,以及日常防护要点。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与五脏关系详解
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维系着身体的平衡。脏腑也归属于五行:
脾(胃)属“土”:被誉为“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化生气血,是人体正气的根本来源之一。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万物。
肺属“金”:主呼吸,开窍于鼻。负责气的宣发肃降,掌管呼吸系统,包括我们的鼻子。
关键关系:土生金(脾生肺)!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土”(脾/胃)是“金”(肺)的母亲。也就是说,脾胃是肺的“根本”和“能量来源”。健康的脾胃(土)能化生充足的气血和能量(正气),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肺(金),使肺气充足,功能强健。
脾胃虚弱(母病)→ 肺气不足(子弱)→ 鼻炎发作:
1. 正气不足(脾胃虚): 如果脾胃功能虚弱(正气不足),就像土壤贫瘠,无法产出足够的“养分”(气血)。
2. 肺失所养(子病):肺(金)得不到脾胃(土)充足的气血滋养,就会变得虚弱(肺气虚)。
3. 鼻窍失守: 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则鼻窍失去温煦和防御能力(卫外不固)。就像城门守卫力量不足,风寒、风热、湿浊等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盘踞在鼻窍。
4. 气血不畅: 脾胃虚弱还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鼻部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加重鼻塞、流涕等症状。
因此,治疗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鼻炎,中医认为不能只盯着鼻子本身“治标”,更要着眼于其背后的“母亲”——脾胃,通过“培土生金”(健脾胃以补肺气)来“固本”,这才是解决根本之道!
过敏性鼻炎|针灸治疗有高招!-海南信息港
针对鼻炎,中医外治法尤其是针灸和推拿,以其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实现“急则治其标(缓解症状),缓则治其本(调理体质)”的标本兼治效果。
1. 针灸:疏通经络,调和脏腑
治标(缓解鼻部症状):
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 通鼻窍的“特效穴”,快速缓解鼻塞、流涕。
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中点)——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鼻通穴/上迎香: (鼻唇沟上端尽头)—— 专治鼻塞不通。
治本(调理脾胃,补益肺气):
足三里: (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万能穴”,健脾胃、补气血、强正气之要穴。
中脘穴: (肚脐上4寸)—— 胃之募穴,健运脾胃,化生气血。
脾俞穴: (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之背俞穴,直接补益脾气。
肺俞穴: (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之背俞穴,补益肺气。
合谷穴: (手背虎口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面口合谷收”,通调头面气血。
气海穴/关元穴: (下腹部)—— 补益元气,增强全身正气。
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激发经气,疏通鼻部及全身经络气血,快速改善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理脾胃、补益肺气,增强身体正气和抵抗力,减少外邪侵袭的机会,从根源上减少鼻炎复发。
2. 推拿:自我保健,简便有效
鼻部按摩:
揉按迎香穴: 用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1-2分钟,感觉酸胀为宜。可随时操作,尤其鼻塞时。
擦鼻梁(推山根): 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从鼻根(两眼之间)沿鼻梁两侧向下推擦至鼻翼旁的迎香穴,反复30-50次,至局部发热。
按揉印堂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印堂穴1-2分钟。
调理脾胃按摩:
摩腹: 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摩腹3-5分钟,健脾和胃。
按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感觉酸胀感向下扩散为宜。每日坚持。
捏脊: (最好由家人操作)从尾骨端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至大椎穴,反复3-5遍。能调和脏腑,尤其健脾胃、强体质。
作用: 自我推拿能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宣通鼻窍,缓解不适;长期坚持按摩健脾胃的穴位,能辅助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三、饮食防护: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调理脾胃是根本,日常饮食尤为关键:
避免损伤脾胃:
忌寒凉生冷: 冰淇淋、冷饮、大量生冷瓜果(如西瓜、梨)易损伤脾阳,加重虚寒。
忌肥甘厚腻: 油炸、烧烤、过于甜腻(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粘腻难化(如糯米制品)的食物,会增加脾胃负担,助湿生痰。痰湿上泛于鼻窍,会加重鼻涕、鼻塞。
忌辛辣刺激: 过量辣椒、酒、浓咖啡等可能刺激鼻粘膜,或助生内热。
养护脾胃正气:
主食为主,五谷为养: 米饭、小米粥、馒头等易消化吸收,是养脾胃的基础。
多吃健脾益气食物:
山药: 平补肺脾肾三脏以健脾养胃益肺。
莲子: 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芡实: 健脾止泻,益肾固精。
薏米(炒制更佳): 健脾利湿(湿气重时适用)。
白扁豆: 健脾化湿。
南瓜、红薯: 温补脾胃(适量)。
温和烹饪: 以蒸、煮、炖、焖为主,少用煎炸。
其他注意事项:
规律饮食,七八分饱: 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给脾胃规律的工作节奏。
注意保暖,尤其腹部: 避免腹部受凉。
适度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调节情志: 思虑过度伤脾,保持心情舒畅对脾胃很重要。
规避明确过敏原: 如果明确对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等)或环境因素过敏,应尽量避免。
总结:
中医认为,鼻炎反复发作的深层病机常在于“脾胃虚弱,母病及子(肺),正气不足,邪气留恋”。因此,治疗上“调理脾胃,扶助正气”是治本的关键。针灸和推拿作为绿色安全的外治法,能有效疏通鼻窍缓解症状(治标),更能深入调理脾胃、补益肺气(治本),实现标本兼治。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护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防御能力,告别鼻炎的反复纠缠,畅享自由呼吸!
温馨提示: 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鼻炎的具体证型(如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肺经伏热等)不同,针灸选穴和调理重点也会有差异。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制定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自我按摩保健可长期坚持。
来源:华氏中医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