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红军为啥会被逼得走上这条九死一生的路?答案绕不开一个人——蒋介石身边的“毒诸葛”杨永泰。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突破重重包围,最终走到陕北。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红军为啥会被逼得走上这条九死一生的路?答案绕不开一个人——蒋介石身边的“毒诸葛”杨永泰。
这家伙不是前线带兵的将军,也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个坐在幕后出馊主意的谋士。
他给蒋介石献了三次阴险毒计,硬生生把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挤出去,逼得他们不得不踏上长征。
杨永泰,1880年出生在广东茂名一个普通山村,家里不算有钱,但也饿不死,能供他读书。
从小在私塾念书,后来上了大学,靠着脑子好使和肯下功夫,慢慢有了点名气。
21岁的他跑去《广东报》当记者,写文章犀利,看问题准,没多久就在广州混出点小名堂。
1908年,他当上广东省咨议局议员,正式迈进政治圈。
中华民国刚成立,他又混了个临时国会议员,算是民初政坛的新面孔。
早年杨永泰挺有理想,起初支持君主立宪,后来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觉得革命靠谱,就加入了孙中山在日本搞的中华革命党。
袁世凯想当皇帝,护国战争打起来,杨永泰回广东帮着讨伐袁世凯,干得还挺卖力。
可这家伙政治立场不咋坚定,孙中山让他当广东护法军政府财政厅长,他却听同学忽悠,投靠了西南军阀,直接把孙中山晾那儿了。
1920年,陈炯明把桂系赶出广州,孙中山回来掌权,杨永泰的政学会背景暴露,混不下去,只好北上投奔北洋政府。
结果曹锟贿选丑闻爆出来,他被牵连,又一次栽了跟头,灰溜溜跑去上海隐居。
北伐战争打得热火朝天,杨永泰坐不住了,给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写了封万言自荐信想抱大腿,可惜人家没搭理他。
他不死心,通过人脉在南京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手下弄了个顾问当。
到了1930年代初,他靠老朋友黄郛搭线,终于进了蒋介石的圈子。黄郛吹他才智过人,说他堪比诸葛亮,蒋介石一听觉得这人能用,就把他收下。
从这时候起,杨永泰靠着八面玲珑的手腕和缜密的算计,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尤其在“剿共”这事儿上出了大力。
杨永泰上位后,正赶上蒋介石搞“剿共”,他接连出了三次狠招,专门针对中央红军所在的江西苏区。
这三计不是靠蛮力硬拼,而是从经济、政治、宣传三个角度下手,环环相扣,硬是把我军逼得没法在苏区待下去,最终走上长征。
1933年,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杨永泰当上“剿共”司令部秘书长。
他一看,光靠军队打仗收拾不了红军,因为红军背后有苏区老百姓支持,根基深。
单纯军事围剿顶多打一阵子,治标不治本。
于是他跟蒋介石说:“剿共得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就是打仗只占三成,剩下七成得靠搞乱苏区内部。他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全面经济封锁,把苏区的粮食、药品、布匹啥的全断了。
那时候,江西苏区主要靠周围地区运物资进来,杨永泰就让国民党军队把所有进出苏区的路都封死,商贩不许进,粮食不许出,连老百姓自己种的庄稼都被抢走。
赣南一带全是国民党兵,山路被堵得死死的,商人的货担被扣,苏区里头物资一下子就没了。
红军打仗本来就辛苦,现在还得饿肚子,药品也缺,伤病员没法治,战斗力自然就下来了。
这招够狠,直接掐住苏区的命根子,让红军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经济封锁见效后,杨永泰觉得还不够,他得让红军彻底没地方待。
他翻出封建时代的老办法,提议在苏区周边搞保甲制度。
就是把村子按十户一组编起来,每组设个甲长盯着,谁家有人跟红军沾边,整个组的人都得受罚。
1933年夏天,赣江边上的村子全被强制编进保甲,国民党兵挨家挨户查,谁敢帮红军就抓谁,连坐政策搞得人人自危。
封锁和保甲搞完,杨永泰还不满足,他又玩儿起了舆论战。第五次围剿开打,他弄了个求是通讯社和奋斗文艺社,专门做反共宣传。
福州街头全是传单,电台天天广播骂我军的话,宣传队还下乡发小册子,说红军是“祸国殃民”。
同时,他建议蒋介石拿钱收买地方势力,分化红军跟群众的关系。
比如赣北有个乡绅,拿了国民党好处,公开反红军,还带着村民投靠过去。
这招宣传加收买,双管齐下,搞得苏区内部人心不稳。
老百姓本来就怕保甲连坐,现在又被洗脑,有的真信了红军不行的鬼话。红军本来靠群众打游击,这下群众基础动摇了,日子更不好过。
第五次围剿压得太狠,中央红军撑不住了,只好突围出去,开始长征。杨永泰这三计,从物资到人心全给掐死,红军不跑都不行。
逼走红军后,杨永泰在蒋介石那儿风光了一阵。
他还帮中央军进了四川,搞了个侍从室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把蒋介石的权力抓得更紧。可这家伙太能折腾,得罪人太多,尤其是陈立夫、陈果夫。
南昌机场纵火案,他又因为想把党政军权都集中到“剿匪总部”,动了他们的蛋糕,两边彻底结仇。
蒋介石对杨永泰也慢慢不待见了,有一次战役输了,蒋介石气得要枪毙几个败将,杨永泰私下把命令压住,救了几个人。
蒋介石知道后觉得他越权,心里有了疙瘩。
1935年,汪精卫被刺,杨永泰想上位,四处拉票,结果挡住,气得他要辞职。
本以为蒋介石会留他,谁知道蒋顺手把他外放去湖北省主席。
1936年10月26日,杨永泰在汉口轮渡码头让人给干掉了。
那天他忙完公务回来,走在码头上,两个杀手突然开枪,两颗子弹打穿他胸口,当场死了。
杨永泰这三次毒计,确实把红军逼上了长征路。
可他干的这些事儿,对红军和苏区老百姓来说就是祸害,手段毒辣不说,还不讲啥道义。
他帮蒋介石“剿共”,表面上赢了一时,最后却把自己搭进去,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红军虽然被逼得走了两万五千里,但硬是熬过来了,还在陕北站稳脚跟。
杨永泰咋也想不到,他这三计虽然狠,却没把红军整垮,反而让长征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传奇。
左玉河 著.民国政坛上的八大奇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05.184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