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验证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加速布局——“筛”出“好苗子”,打通“最初一公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6 19:10 1

摘要:前不久,南京市概念验证中心、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传来好消息。依托平台助力,东南大学的一项新型液晶显示技术正从“书架”走上“货架”,科研团队与多家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整机终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使用该项新技术,显示光效可以提高3倍甚至更多,像素分辨率可提高3倍,整体显示性能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东南大学教授、石城实验室副主任张宇宁说。

前不久,南京市概念验证中心、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传来好消息。依托平台助力,东南大学的一项新型液晶显示技术正从“书架”走上“货架”,科研团队与多家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整机终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这是概念验证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眼下,各地纷纷布局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将其作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

什么是概念验证?简单来说,概念验证可以从技术、市场、产业等维度,对科技成果进行验证。具备面向市场的可行性,就值得再投入资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若因种种原因脱离市场需求,则在起始阶段就及时叫停、“止损”。

记者梳理发现,南京现已建有14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6家首批省级概念验证中心,省级获批数量占全省60%。

从建设主体看,南京已布局的概念验证中心中既有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也有医院、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从行业领域来看,产业技术覆盖了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这与南京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我们就像一个‘筛子’,在精挑细选出有望成功产业化的医疗器械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及时筛掉了那些难以市场化的‘概念’。”近日,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创新医疗器械领域)陈科博士向记者透露研究所的好消息,由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澄玉教授团队研发的“非接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项目”,通过验证已进入商业化融资阶段,“眼下还有40多个创新医疗器械正在所里‘过筛’验证。”

正在验证的无线线圈项目图像。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供图

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南京鼓楼医院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也筛出了不少“好苗子”。鼓楼医院副院长毕艳介绍,“经过验证的项目,有的已经造福广大患者,并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有的已经按照新的产品模式,加速成果熟化,获得相关公司青睐。”

鼓楼医院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内,顾宁院士及医生团队正针对仿生人体项目进行大动物实验。

从实践经验出发,毕艳提议,要差异化布局错位发展、构建概念验证中心网络,加大政府引导下的产业链条多主体参与投入,可进一步完善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依托联盟式概念验证“朋友圈”,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要筛出更多“好苗子”,切实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还需多方协同努力。多位受访者表示,做概念验证,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一大难题。

2023年11月底,江苏省启动了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通过优化整合人才、成果、资本和市场等要素,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助力科研团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在南京市级层面,已出台“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先市级培育——后省级推荐”的梯度支持体系,分类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并对技术转移机构、合同登记机构、输出方、吸纳方,分类分档给予对应奖励。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现场考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建议。”南京邮电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邮电大学承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聚焦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现已吸纳30个国内领先、应用性强的成果进入项目库。

南京纳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的重点培育企业之一,专注于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领域。该公司的多模态心理健康辅助诊断项目,通过遴选已在多所学校及头部医院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想象,概念验证中心未来还可以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为我们提供技术方向、团队遴选、落地场景的帮助指导。”该公司董事长袁佳宁说。

除了政策、资金等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也需要“显示度”加持。在南京刚刚上线的“宁科荟|南京市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供需对接服务平台”,记者看到,南京6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14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已全部“搬上”平台,面向全国科技企业、科研团队、高校院所、创投机构、技术经理人等,提供平台展示、案例宣传、项目对接等服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