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日子嗖嗖地过,转眼间可就到明 天七月廿二了,正是民间都惦记的“财神节”!老话儿说得好:“财神不进门,一年白忙活;财神踩门槛,金银堆成山。”您甭管明儿个是忙得脚打后脑勺,还是闲得能听见蝈蝈儿打呼噜,这五件吉祥事儿、三样忌讳可得给我记牢喽!咱不求一夜暴富,就图个
这日子嗖嗖地过,转眼间可就到明 天七月廿二了,正是民间都惦记的“财神节”!老话儿说得好:“财神不进门,一年白忙活;财神踩门槛,金银堆成山。”您甭管明儿个是忙得脚打后脑勺,还是闲得能听见蝈蝈儿打呼噜,这五件吉祥事儿、三样忌讳可得给我记牢喽!咱不求一夜暴富,就图个福禄双全、家宅平安,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起这财神节的来历,那可真是有根有蔓、有枝有叶!据清代《玉匣记》记载:“七月廿二,增福财神诞辰。”这位财神爷可不是寻常人物,正是咱们北方最敬重的“增福真君”李诡祖。相传他是唐朝年间一位爱民如子的县令,生前修桥补路、赈济灾民,仙逝后化作财神,专管人间财源福祉。
传着一句俗语:“七月廿二天库开,财神跨虎送宝来。”为啥偏是这天?老辈人讲啊,天庭每年这天要开库放金,财神爷骑着黑虎下凡,谁家诚心迎奉,他就把金银元宝“唰啦啦”往谁家院里撒!《北京风土记》里头还白纸黑字写着呢:“廿二日,祀财神,鞭炮声昼夜不绝。”
明天七月廿二财神节,不管有空没空,记得:做5事忌3样,福禄双全。
五样要做的事
起个大早,清早天蒙蒙亮,您就得忙活起来!第一件事——拿张红纸,用毛笔蘸金粉写上“迎财神”仨字,贴在大门正中。接着打一桶清水(井水最好,自来水也成),桶边系条红布带,搁在门墩儿旁边。这叫“引财水”,老话儿说:“清晨迎财水,年底堆粮仓。”您可别小看这桶水,财神爷驾临时口渴了,喝一口甜水,心里一舒坦,保不齐就给您留个金元宝!
供品不必山珍海味,但心意要诚!苹果(平平安安)、橘子(大吉大利)、葡萄(多子多福)这三样必不可少。摆上供桌时得念叨三遍:“财神临门,福满乾坤。”要是能再加块发糕(发财高升)、一碗米饭(五谷丰登),那可就更周全了!老北京人常笑说:“供果甜,财神黏;供果香,财神忙——”意思是啊,供品越贴心,财神越乐意多待会儿!
中午这顿饭可不能凑合!必须吃韭菜馅饺子——韭菜谐音“久财”,饺子形似元宝。您要是手巧,还能捏几个金锭形状的饺子,家里小孩准抢着吃!拌馅儿时得顺时针搅和,这叫“顺财路”。若是不爱吃饺子,就来碗手擀面,面条越长越好,寓意“财源滚滚长流水”。记得给家里每个人都盛满碗,老话讲:“碗满心实,财神不欺。”
天黑前务必在阳台或门口挂盏红灯!最好用红绸布裹着灯泡,灯罩上贴个金色“财”字。天黑透后点亮,一整夜不熄。为啥?财神爷驾黑虎从天上来,夜里找不着门可不行!红灯一亮,那就是给财神指路的“引航塔”。俗话说:“一盏红灯照,财神呵呵笑;两盏红灯明,金银抬进厅。”要是左邻右舍都挂灯,那一片红光——哎哟喂,财神爷见了准舍不得走!
傍晚时分,特意去院里或路边捡几根柴火(树枝、干秸秆都成),用红绳捆好带回家,搁在厨房灶台边。“柴”谐音“财”,这叫做“空手出门,抱财归家”。您可别嫌寒碜,老北京人最信这个!《帝京岁时纪胜》里还提过:“廿二日,拾薪纳户,曰聚财。”记得捡柴时得念叨:“东路财,西路财,柴米油盐尽归来”
三样要忌的事
财神节最忌讳往外借钱财物品!俗话说:“节里借出钱,一年财难圆。”哪怕亲兄弟登门借钱,也得婉言推拒:“您多包涵,今儿个财神日子,出钱破财呐!”同理,也别跟人讨债——逼债如断财路,财神爷见了都得皱眉。真要急用,等隔天再说。老辈人常叮嘱:“财神日,钱袋紧,一分不出保千金。”
见了人得笑脸相迎,哪怕遇上膈应事儿也得压住火!财神最疼和睦人家,您要是摔锅砸碗、骂街斗气,相当于举着“谢绝财神”的牌子往外撵人。街坊邻居碰面多说吉祥话:“给您道喜发财!”“明儿个准进斗金!”——话暖人心,财神听了也舒坦。记住喽:“和气生财,戾气破运”,这可是百年老理儿!
破衣烂鞋、漏锅裂碗赶紧收起来!缝补浆洗的事改日再做。财神爷衣冠楚楚、金光闪闪,要是瞧见您家炕上堆着破袜子、窗台摆着裂花盆,心里准嘀咕:“这户人家不珍惜福分,我还送啥元宝?”甚至垃 圾都得提前清理干净,老话儿说:“财神踏进门,不见破烂盆;财神绕屋转,不见脏乱差。”
三分敬神,七分靠人,神助勤快人,福佑善良家。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好日子里,愿您:
财神点头家业兴,福星含笑万事成!
日子越过越红火,钱袋子越来越鼓囊!
来源:林火火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