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运动训练塑造萌娃性格?看这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0:00 2

摘要:不同性格缺陷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类型来改善。有些孩子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攀岩就很适合他们。我在幼教机构时,有个小朋友特别怕高,连梯子都不敢爬。带他去体验攀岩,一开始吓得直哭,但在大家鼓励下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几次尝试,他不仅不怕高了,胆子也变大,愿意尝试更多新东

不同性格缺陷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类型来改善。有些孩子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攀岩就很适合他们。我在幼教机构时,有个小朋友特别怕高,连梯子都不敢爬。带他去体验攀岩,一开始吓得直哭,但在大家鼓励下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几次尝试,他不仅不怕高了,胆子也变大,愿意尝试更多新东西。

要是孩子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团队运动比如足球、篮球就是很好的选择。有个小女孩总是自己玩,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家长让她参加足球兴趣班,在团队里需要和队友配合,慢慢地,她学会沟通,朋友也多了起来。

而对于专注力不集中的孩子,平衡训练能增强他们的专注力,像走平衡木、单脚站立这类运动就不错。有个小男孩上课总走神,家长带他练习走平衡木。一开始总掉下来,坚持一段时间后,走得越来越稳,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

不同性格缺陷对应着不同的运动改善方式,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运动强度上又该如何把控呢?

3 - 6岁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运动强度不能太大。这个阶段以游戏化训练为主,像跳绳、踢毽子就很合适。每次运动时间别超过30分钟。我带过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精力旺盛但耐力不足。运动时间长了,他们会累,还可能抵触运动。

7 - 12岁的孩子身体机能有所提高,可以进行稍微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4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我朋友的孩子这个年龄段喜欢跑步,每天放学后去操场跑几圈,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学习也更有精神。

知道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运动强度,那怎么通过运动对孩子进行心理建设呢?

运动对孩子的心理能产生积极影响。第一步要让孩子明确运动目标,告诉他们通过运动能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我会跟孩子们说,坚持运动以后就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第二步建立运动成果与心理激励的关联机制。可以用运动徽章奖励制度,孩子完成一个运动目标就给一个徽章。我在幼教机构就用这方法激励孩子们,他们为了得到更多徽章,更积极参与运动。

第三步鼓励孩子分享运动感受。每次运动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开心还是累,这样能让他们更好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我常和孩子们聊天,听他们分享运动趣事,他们也更愿意坚持运动。

第四步帮助孩子克服运动中的困难。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时,要鼓励他们坚持。我见过很多孩子跑步跑不动想放弃,我在旁边鼓励,很多孩子都能坚持跑完。

做好了运动心理建设,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怎么实操呢?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运动日记 + 情绪记录”双轨模式。让孩子每天记录运动情况,像运动了多久、做了什么运动,同时记录情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这样能帮助孩子建立运动习惯与性格成长的直观认知。

我还设计了家长自测问卷,家长可以通过它了解自己在孩子运动性格培养方面做得怎么样。另外,我准备了运动游戏卡,在介绍这些之前,我想说,这些游戏卡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培养性格。家长可以下载打印出来,和孩子一起玩。

通过运动塑造孩子性格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希望这些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育儿光影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