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参加烈士遗骸迎回仪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7:31 1

摘要:演员朱一龙于2025年9月12日在辽宁沈阳参加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朱一龙的参与因其在电影《志愿军》中的角色而充满了特殊的情感连接。

演员朱一龙于2025年9月12日辽宁沈阳参加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朱一龙的参与因其在电影《志愿军》中的角色而充满了特殊的情感连接。

1. 参与原因与情感连接

朱一龙之所以受邀参与此次庄严的国事活动,直接源于他在2023年上映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饰演了核心角色——志愿军教导员李想。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他进行了深入的准备工作,包括研读大量战史资料和拜访了7位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这使他对那段历史和英雄们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因此,他此次不仅是以演员的身份,更是以“李想”的扮演者身份,“替李想来接战友回家”,完成一种跨越时空的承诺和精神传承。

2. 现场动人细节

在仪式现场,朱一龙的许多细节感动了无数网友:

强忍泪水的瞬间:央视直播镜头捕捉到,当覆盖着国旗的烈士棺椁缓缓经过时,身着深色正装、保持标准军姿的朱一龙低头抿嘴、喉结滚动,强忍泪水的画面成为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最戳心瞬间”。深情的致敬语:他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表示:“山河无恙,如您所愿”、“欢迎回家”,这些话语与他饰演的角色李想的遗言“我们回不来了……你们继续前进”形成了深刻的情感闭环。“过水门”仪式的感动:仪式中的“过水门”环节(航空界最高礼仪)也让他深有感触,他事后在微博上写道:“当水雾中出现彩虹时,我觉得那是老战士们在天上微笑。”

3. 活动的深远意义

朱一龙的参与,起到了连接历史与当下、激发年轻一代爱国情怀的积极作用:

引发广泛情感共鸣:他的出席和真情流露,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迎回仪式的关注度,激发了全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带动青年学习历史:据资料显示,仪式结束后一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参观预约量激增了240%,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高达65%,形成了从“感动”到“行动”的积极转化。明星效应的正向引导:朱一龙的粉丝群体也自发组织了“烈士家书诵读”等线上悼念活动,吸引了18万人次参与,实现了明星影响力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性结合。

总结

总而言之,朱一龙以电影《志愿军》主演的身份参加迎回仪式,其意义远超一般的公众人物出席。这是一次由角色代入现实、从银幕延伸至生活的深刻致敬,他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有效地传递了“祖国从未忘记,英雄终归故里”的核心情感,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铭记和对英雄的缅怀。

来源:白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