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用不到10年?电池日历寿命报废?初代比亚迪唐DM车主很受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6 06:02 1

摘要:转入正题,说一下这十年里比亚迪唐初代的使用体验,这些东西或许很花生瓜子碎片化,但我觉得,在到处弥漫着"电车不耐用"的奇怪舆论环境下,有必要将新能源龙头车企十年前的产品在风吹雨打十几万公里的总里程遇到的所有事告诉大家——事实上我认为,新能源车无论是耐用性还是可靠

经常听到有人说油车能开几十年,电车5年就嘎,十年的几乎找不到,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为初代唐DM车主,也就是2015年比亚迪第一款混动SUV公布就下大定的老刺猬精,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几句,所谓的电车不耐用到底是怎样的谎言。

先从2016年年初微博上的一个截图说起:

一个汉字LOGO就能定义一款产品,你没看错,10年前的网络环境就是如此

十年前买国产车可不是今天这样稀松平常,而是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因为买国产很容易被嘲讽,而买国产中的”战斗鸡“比亚迪更是必然被嘲笑。

转入正题,说一下这十年里比亚迪唐初代的使用体验,这些东西或许很花生瓜子碎片化,但我觉得,在到处弥漫着"电车不耐用"的奇怪舆论环境下,有必要将新能源龙头车企十年前的产品在风吹雨打十几万公里的总里程遇到的所有事告诉大家——事实上我认为,新能源车无论是耐用性还是可靠性,哪怕是十年前的产品,并不输传统油车。

初代唐长这个样子:

懂车帝唐DM 2015/唐80(2015)照片

当年车展的照片

1.外观:

公正地说,这款车型其实就是模仿的雷克萨斯,但原创度在2015年各种合资平替的其他国产车里面算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前门前侧的542标识(零百5秒内、四驱、2升综合油耗),在路上辨识度极高。

2.品控问题:

空调模块容易出问题:用车十年空调模块小修2次大修1次,还好在保内,基本没怎么花钱变速箱问题:早期国产车的变速箱特别是自研自产的都有漏油等问题,在保内换过总成,没花钱异响问题:刚提车出现过,车后侧有异响,音量不大,第三次保养时候要求必须处理,后来就没出现过音响效果问题:重音拉到60%以上,部分音乐播放会有共振异响,由于我用车主要听小说,低音用的少,这个也没要求4S排查和处理

2022年劳动节总里程达到111111公里

3.电池:

没换过,目前充电从15%冲到满大概13.5度电,出厂配置是18度,衰减数值是75%左右,纯电续航从100%到15%开空调40公里不开空调55公里,上上周按照50码不开空调匀速去开是68公里,电池容量属于能用,但跟出厂时开空调70公里不开空调最高纪录105公里那是完全两种使用体验。

电池检测过一次,有小范围鼓包,但整体是在健康线之上,买车时的4S店当时问我要不要换,由于当时用车就没答应。现在后悔了,因为那店后来被转让了,也搬走了,问过几个经常去保养的王朝4S基本都是各种搪塞(比如说要衰减到9度以下才能换之类)

刀片电池的第三方维修保养店也接触过,说换成同尺寸22度电刀片电池需要1.4万含工时,质保三年。我算了一下感觉没啥必要,现在基本不纠结电池了,实际上正常通勤目前容量是够用的。而真正衰减到70%我真要一门心思去换其实也不会花钱,但理论上70%这个衰减程度节点到达了,再衰减到60%需要至少8年。

如果某一天真的衰减到50%以下那必然是电芯出问题,早期的磷酸铁锂比现在的刀片电池技术差很多,容量断崖式下降必然是电芯出故障,而电芯出故障有自燃(不会爆燃)风险,到时候就是比亚迪主动找我换了——即便早已超出质保,但买过比亚迪的都知道,如果三电故障风险极高,比亚迪是不计代价要摆平的。

所以电池问题上我并不焦虑,也不会太在意。

至于说是不是十年后电车就不行,我觉得要参照的是电池容量,如果我车容量是100度,那衰减基本能控制在85%左右,因为除了日历寿命外,充电循环次数也会对容量产生影响,而这在大电池的纯电车型是有优势的。

我开车属于比较佛系的,基本上在高速会用定速巡航,电量较低时会控制定速为80-95码之间,只走最右侧货车道,遇到前后货车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会一脚油门踩到120码持续几分钟,后视镜基本看不到货车后继续降到100码内定速巡航。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实际用车情况都是这样的,很复杂,有激进快速超车的,有慢悠悠听音乐的。

1.剐蹭:

用车剐蹭大概七八次,比较严重的剐蹭是一次,被公交车甩尾(对方全责),这个是事后拍的照片:

剐蹭位置在油箱口向后的位置,钣金补漆以及老旧的剐蹭痕迹一起进行补漆,花了大概1800,公交车是比亚迪K9,坐标西安。还有一次吉利网约车追尾我,我车车身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他的引擎盖直接张嘴了,这个图就不发了。比亚迪作为公路坦克的代言品牌,是真的有两把刷子的。

2.高速爆胎:

去年十一从西安自驾游去厦门,途中由于天气过热,导致前轮爆胎,当时时速110(下坡),车身感觉到猛然前倾,然后在2秒内车身就维持一个奇怪的稳定姿势,可以明显感觉到前后三个轮子在有节奏的打滑,继续向前缓慢刹车停靠路边打开双闪呼叫拖车救援,全时电四驱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让死神与我全家擦肩而过。当时跟换胎的老板说到这个速度爆胎时候他一个劲说我吹牛,江西老表确实是耿直的很,我也是无可奈何,这没法解释,但确实是真的。

冷知识:80码以上前轮爆胎很难找到生还数据,因为车身必然剧烈且长时间的翻滚失控——四驱车型会安全一些,但全时电四驱YYDS不接受质疑。

3.能耗:

542平台的2,意思是百公里2升,但事实上这是打了个相关能耗标准没有更新的擦边球,因为80公里纯电+20公里混动模式,确实能做到2升的能耗,但这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我车实际体验能耗情况是这样的:(车身自重2.4吨,满载2.7吨,以下数据为承载2个成年人的情况)

最佳工况是电量充足且匀速80码,能耗能做到6.5L/百公里馈电情况下匀速80码能耗基本在7.5L/百公里到100码能耗分别是7.8L/百公里和8.5L/百公里到115码以后无论是否电量充足,基本峰值就是9.8L/百公里了城里馈电最高油耗记录是14.6升/百公里电耗基本在22-35度/百公里的区间,实际能耗取决于右脚开不开心

1.背刺:作为老刺猬,我的车中控屏是10英寸,清晰度就不提了,跟高清基本无缘,最值得吐槽的是系统,上古时期的各种野鸡导航系统缝合怪,4S说厂家不提供车机升级服务,连最基本的安卓系统刷机都不做,实际上某宝有中控屏后驱和主机的改装方案,基本在2000-5000之间,我嫌贵也就没折腾,所有背刺里这个背刺我是如鲠在喉的。

2.耐用及安全:上面说了不少,电池衰减存在,但不影响目前我的使用需求,长途我是当油车开的,安全性不用多说,哪怕是现在,542的毫秒级四轮控制吊打绝大多数所谓的电四驱在售车型,比亚迪的电四驱是以安全为导向进行研发的,而一些车企的电四驱关注的重点并不在安全上,我试驾过也租过,比亚迪的电四驱和其他品牌电四驱,完全是两个方向的东西。

3.将来:十年前,比亚迪量产的唐DM,同时代的很多新势力还处于PPT筹款建厂的阶段,当时也没什么对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预期,所以买车时候是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有点鬼火少年直接冲单的傲娇,而现在比亚迪的技术迭代从3年升级到如今的一个月内新公布4款车型,电池存在三个小版本区别,是真的眼花缭乱,目前我的老唐没什么大毛病,大概率还会继续用下去,现在总里程14.6万公里,按照这个里程进度,大概率在2027年年底能到达20万总里程,这车只要不趴窝走不动,我大概率不会拿去主动报废,实际上单纯的当作家里应急用电的一个大号床车,也是能继续用很久的。

4.一些建议:如果不是刚需,尽量不要买车,现有的车哪怕是油车也请继续用下去,现在经济形势并未完全好转,如今又是百年变局,不必要的开销就不要花,如果一定要买新能源车,建议在万兆闪充逐渐下放到15万级别的宋系列或秦L系列级别时,再进行纯电车型购买,混动这个路线可能会长期与纯电车共存,但纯电车必然是将来家庭第二辆车的第一选择,混动车型整体销量下降之后厂家也会将研发与维护的重心逐渐转移,EV车型将来长期甚至永久性霸占不加定语销量榜前十是必然的,能买纯电就别买混动,大电池衰减控制远远高于混动小电池。

5.个人观点:电动汽车无论是插混、增程还是纯电EV,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一些批量报废的纯电营运车辆动辄40万公里总里程,受制于燃油车时代的强制报废要求,不得不在第八年进行批量报废,但根据网约车车主和出租车车主们的反馈,他们都觉得可惜,因为他们认为哪怕不换电池继续跑,继续再干五六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必学世界末日贩子一样去将电车的耐用性进行过度贬低,实际上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比传统动力能源更加靠谱。

最后,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够帮到大家,时代不同了,2024年有半年时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了50%,今年这个数值会增加到60%甚至80%,燃油车逐渐离开汽车行业的舞台,早已倒计时,何必为百年的燃油车纠结和痛惜,它们已经做完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安全环保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将会带领全人类迈入新的时代,把青山绿水还给地球,把晴朗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漫天闪烁的星辰大海,还给孩子们!

来源:定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