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女子在美被杀 两周后变为政治热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1:54 1

摘要:8月22日,23岁的乌克兰女子伊琳娜·扎鲁茨卡(Iryna Zarutska)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一列轻轨上被刺身亡。袭击者是34岁的流浪男子德卡洛斯·布朗(Decarlos Brown),有大量犯罪记录,患有精神分裂症。

8月22日,23岁的乌克兰女子伊琳娜·扎鲁茨卡(Iryna Zarutska)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一列轻轨上被刺身亡。袭击者是34岁的流浪男子德卡洛斯·布朗(Decarlos Brown),有大量犯罪记录,患有精神分裂症。

起初,这起案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直到9月5日,夏洛特市地区交通系统公布扎鲁茨卡遇害的全程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

视频显示,22日晚上10点左右,扎鲁茨卡头戴棒球帽、身穿披萨店的工作T恤走上列车。当时,她可能正下班回家。落座后,她戴着耳机低头看手机。身穿红色卫衣的布朗坐在她左后方,神态动作流露出焦躁感。

大约过了四分钟,布朗从兜里掏出一把折叠刀,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径直刺向扎鲁茨卡的颈部,连刺三刀。扎鲁茨卡被刺后蜷缩身子,双膝抵胸,手捂着嘴,惊恐地仰头看向布朗。过了15秒,她倒在地上。布朗走到其他车厢,脱下外衣包扎手部,在停站后被警方逮捕。

扎鲁茨卡被刺后看向布朗

令人唏嘘的是,扎鲁茨卡出生于基辅,在2022年8月与母亲、姐姐和弟弟逃离乌克兰,希望能在美国开启新生活,最终却在那里丧命。

扎鲁茨卡的讣告上写道,她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热情的艺术家,在基辅Synergy学院获得艺术与修复学位,热爱雕塑和服装设计。她还经常帮邻居照顾宠物,近两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罗文-卡巴吕社区学院参加培训,梦想成为一名兽医助理。

纪念扎鲁茨卡的视频画面

而在施暴者这一边,人们发现布朗劣迹斑斑。法庭记录显示,他自2011年起就在北卡罗来纳州多次被传唤和逮捕,从超速等轻微违规行为到威胁恐吓、非法侵入、袭击和特大盗窃等严重罪行。2014年,他因持械抢劫罪被判入狱五年多。

2020年出狱后,布朗和母亲德威特同住,但他的言语开始变得奇怪,行为逐渐具有攻击性。姐姐特蕾西说,他像变了个人,无论是与人交谈还是工作都困难重重。后来,布朗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幻觉及妄想症。2022年,布朗因袭击特蕾西被捕,但考虑到其精神健康问题,特蕾西最终撤销指控。

由于布朗的攻击性行为,德威特曾向法院申请将其再送入监狱,也曾试图将其安置在长期护理机构中,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她将布朗赶出家门。

布朗正面照

今年1月,布朗因涉嫌滥用报警系统被捕。警方称,他从医院打来电话,说有一种“人造物质”能控制他吃饭、走路和说话。在提供书面出庭承诺后,地方法官特蕾莎·斯托克斯允许布朗出狱。7月,布朗因这项指控再次出庭,他的公设辩护人以精神问题为由为其辩护,法院随后下令进行法医鉴定。

母亲德威特表示,法院明知布朗有精神问题且曾被捕,就不该将他释放。在案发前的周末,布朗曾回到家中过夜。天亮后,德威特又将布朗送回收容所。

当得知布朗杀人时,德威特以为搞错了,觉得那不会是儿子能做出来的事。她说,布朗被捕后给她打了电话,但没有提及杀人事件,“他只是跟我打了个招呼,说他爱我”。德威特并不想为儿子找借口,称他的所作所为是“残暴的、可怕的、错误的”。她就此次案件发声,是为了强调司法体系如何失灵、解释事情如何发展到当下这个地步。

姐姐特蕾西认为,案发时布朗精神崩溃,“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声音,并且认为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他肯定会崩溃的。”布朗被捕后,特蕾西问过他为什么要袭击扎鲁茨卡,而他回答道,“因为她看穿了我的心思”。

特朗普就案件发布视频

在扎鲁茨卡遇害后,夏洛特市长维·莱尔斯发表的第一份声明并未点明受害者的身份,而是重点谈及施暴者、无家可归和精神疾病等问题。

“虽然我不知道这名男子的具体病历,但我了解到的是,他长期以来一直与精神健康问题作斗争,似乎已经遭遇危机。”莱尔斯写道,“无家可归者往往是犯罪的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作为一个社区,我们必须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却无处可去的社区成员。”

人们抨击莱尔斯有意掩盖责任,且为施暴者说话。遇害视频公布后,扎鲁茨卡的姓名被公开,莱尔斯感谢出于对逝者的尊重而选择不转发视频的媒体和用户。这进一步激怒了批评者,社交媒体上开始掀起“说出她的名字”等悼念扎鲁茨卡的话题。

保守派人士发文呼吁说出扎鲁茨卡的名字

再加上“黑人流浪汉无差别袭击”“白人女子无端遇袭身亡”“主要媒体对此事未立即报道”等极具讨论度的典型要素,人们开始将事件放在种族和犯罪问题、媒体偏见以及两党政策层面进行激烈争辩。

9月7日,右翼主持人莉兹·惠勒发文抨击《纽约时报》,称其对“弗洛伊德事件”发文5897篇,却毫不关注扎鲁茨卡,未发出一篇相关报道。相比之下,《纽约邮报》《福克斯新闻》等右翼媒体在事发三天后就跟进报道。

莉兹·惠勒抨击《纽约时报》

8日,特朗普亲自发文,质疑布朗为何案发前没被关起来,指责“那些拒绝将坏人关进监狱的民主党人”需要为此事负责。他写道:“北卡罗来纳州以及每个州都需要法律和秩序,而只有共和党才能实现这一点!此外,主流媒体对这场可怕的悲剧的愤怒又在哪里呢?”

同期,特朗普政府正在扩大其在全美范围内的国民警卫队部署,把军队派入民主党主导的州。

白宫在官网上刊文指责夏洛特市民主党政府,称这已成为“民主党主导城市的常态”。文章写道:“在这些地方,激进左派政策如‘无现金保释’和‘削减警力’让堕落的惯犯重回街头——自由地继续通过强奸、抢劫和杀人来横行全国。”

北卡罗来纳州国会议员提议罢免曾释放布朗的法官特蕾莎·斯托克斯,认为她是悲剧的“幕后推手”。马斯克转载相关帖子说,“把她和那些扶持她上位的人都赶下台。”

法官特蕾莎·斯托克斯

左翼人士则认为特朗普一派夸大其词。夏洛特-梅克伦堡警察局(CMPD)今年7月发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地暴力犯罪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25%,其中凶杀案下降29%。此外,一些极右翼人士传播视频和图片,被指责是在宣扬种族主义。

10日,特朗普再次发文,要求快速审判布朗并判其死刑,“别无选择!!!”

针对布朗的判刑仍未可知,他目前处于拘留当中,正在接受60天的精神评估。但针对整场事件的讨论已被左右翼相互攻讦对方政策所充斥,未有平息迹象。

来源:搜狐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