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动起来”成为全民健康共识,运动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体育场与健身房。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健康盛宴”正在呈现:体感游戏通过算法精准捕捉每一个舞蹈动作,脑力锻炼软件让认知能力显著提升,深入社区的“健身驿站”将
随着“动起来”成为全民健康共识,运动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体育场与健身房。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健康盛宴”正在呈现:体感游戏通过算法精准捕捉每一个舞蹈动作,脑力锻炼软件让认知能力显著提升,深入社区的“健身驿站”将健康送到每个人身边……科学又有趣的运动正成为备受追捧的健康“新处方”。
“一站式”服务
为科学健身导航
机器人足球赛哨声响起,球场内击球声此起彼伏,舞蹈专区内的人挥舞双手,篮球场传来啦啦队的欢呼声和呐喊声……在体育服务专题馆外的绿茵场上,各种新潮的户外运动与动感音乐交织,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9月11日,在体育服务专题馆户外展区里,参观者驻足观看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奖的部分机器人。
在体育服务专题馆户外展区中央,一块橙色的“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展板引人关注。与四周火热的竞技类体育区域不同,这片场地闹中取静,是倡导科学运动的专属空间。
“如今健康体重管理火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减脂减重。但采取的方法是不是科学,运动总量是不是适度,大家难以正确判断。”该展区有关负责人说,为更好满足运动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集“测、评、导、练、康”于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已在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等地应用普及,受到广泛好评。
帮助运动健身人群从“练得狠”向“练得对”“练得好”转变,是应用普及该模式的初衷。上述负责人介绍,该模式涵盖运动健身全链条服务,健康理念贯穿始终。健康检测区、体质检测区、运动适能检测区、运动评估与指导区、运动体验与干预区、康复体验与干预区6个功能区对应科学运动健身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为科学运动促进健康保驾护航。
走进体育服务专题馆,坚持运动半年、成功减重6.5公斤的郭女士被动网展区的“健身驿站”吸引。这个科技感十足、形似太空舱的驿站,设有自助检测区(设有多功能健康管理一体机)、互联网问诊区(设有专业级医生工作台)、动态数据区(设有可视化健康管理看板)、康复理疗区、互助体验区、运动健身区等,能够为市民提供智能化、科学化的“一站式”健身服务。
9月11日,在体育服务专题馆室内展区里,志愿者借助虚拟现实(VR)设备,沉浸式感受科技助力体育竞技的独特魅力。
“数字化运营和管理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该展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兼顾健身与健康的智能化驿站,有利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慢性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良好开展的基础上助力形成高效、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未来,智慧化的“一站式”健身驿站将在更多社区出现。
除了健康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也让运动资源“一触即得”。在该展区,健身爱好者周先生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打开“北京健身地图”,点击“石景山区”后,69个室内场馆、186个室外场地、56个健身步道动态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有了这张地图,走到哪里都不怕没地方练了!”周先生说。
数字赋能
让运动“无界”
当时间碎片化和场地受限成为运动阻碍,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大家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积极的态度“动起来”?“数字﹢运动”模式给出了全新答案。
在体育服务户外展区一角,没有复杂的器械、宽阔的场地,仅凭一部手机、一块显示屏,体感类手游《舞力全开:派对》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李女士循着屏幕中的指引,一口气跳了十几分钟。这是李女士第一次尝试体感类手游,她兴奋地说:“就像身边有位舞蹈老师。即使没有舞蹈基础,也能轻松跟上游戏初级模式的节奏,边玩边运动,特别有意思!”
作为国内首款移动端体感类音乐舞蹈游戏,《舞力全开:派对》创新采用移动端体感识别技术,借助手机前置摄像头精准捕捉玩家的动作并实时打分。该展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体感游戏不同,它打破了空间与设备的限制,不需游戏机和手柄,玩家仅靠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跳舞健身,更容易让人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据悉,该游戏目前处于测试阶段,预计明年正式上线,未来可能拓展武术、广播体操等更多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运动内容。
同样只需一部手机,展区里的另一款“游戏”却有些特别——它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玩”。“‘腾讯脑力锻炼’不是普通游戏,而是一款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计的数字疗法产品。”该展区有关负责人说,“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达15.5%。当下没有能治愈轻度认知障碍的特效药,但研究发现,认知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能提升患者的脑部活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区别于只能训练单一认知功能的传统认知训练,“腾讯脑力锻炼”认知功能训练软件包括厨艺、音乐、诗词、收纳4项生活化的训练模块,每个训练模块的关卡不低于150个,采取由易到难、逐步解锁的模式,帮助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用简单、轻松、可及的方式进行认知训练。
“它看起来像游戏,却是实打实的医疗器械,已获批广东省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上述负责人说,该产品已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完成临床试验,结果显示,98%的受试者在12周训练后认知能力显著提升。不久后,它将进入临床应用。经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可通过该软件自主进行游戏化认知训练。
文:健康报记者 刘嵌玥 杨世嘉 张丹 张可心
图:健康报记者 张丹 张可心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