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是自然界唯一能清醒感知岁月流逝的物种。皮肤上的细纹、发间的霜白,这些无声的印记总在某个清晨突然显现。我们习惯将年龄增长视为自然规律,却常常忘记,真正的生命成长从来不是被时间推着走,而是需要主动破开年轮的束缚,在岁月里刻下自己的印记。
被动增长的年轮与主动生长的年轮
人类是自然界唯一能清醒感知岁月流逝的物种。皮肤上的细纹、发间的霜白,这些无声的印记总在某个清晨突然显现。我们习惯将年龄增长视为自然规律,却常常忘记,真正的生命成长从来不是被时间推着走,而是需要主动破开年轮的束缚,在岁月里刻下自己的印记。
在古埃及神话中,太阳神拉的船每天都要穿越冥界十二道石门,每过一道门就会苍老一分。这则神话暗含着人类对被动衰老的原始恐惧。当代社会里,"躺平族"将这种恐惧转化为对现实的妥协:他们像等待涨潮的贝壳,蜷缩在名为"佛系"的壳中,幻想生活会自动给予馈赠。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锦鲤"转发,直播间里抢购的"转运符",都在诉说着现代人对不劳而获的集体幻觉。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壁画里,张骞手持使节杖穿越风沙。这位凿空西域的使者,在出使大月氏时被匈奴囚禁十年。十年间他数度逃脱,即便妻儿被俘仍不改其志。当我们惊叹丝绸之路的辉煌时,常会忽略那些在玉门关外被风沙磨蚀的脚印。就像王维在《使至塞上》写的"大漠孤烟直",那缕孤烟是无数开拓者用生命点燃的火把,在寂寥天地间书写着主动求索的壮美。
日本茶道中有"侘寂"之美,强调在不完美中见真意。茶室梁柱随着年月自然开裂,但这种被动形成的裂纹,需要茶人主动拂拭保养才能成为岁月的美学。京都醍醐寺的樱花,若没有僧人年复一年的修枝,再绚烂的花海也会沦为无序的荒芜。生命的年轮亦是如此,被动积累的时光痕迹,必须经过主动的打磨才能焕发光彩。就像苏轼在黄州种下的橘树,五年不结果却依然坚持灌溉,最终在某个清晨挂满金果。
站在生命的长河边,每个人都是摆渡者。被动的岁月之舟终会抵达终点,但主动划桨的人能在两岸种下繁花。敦煌鸣沙山的月牙泉,千百年来未被流沙吞没,不是靠天降奇迹,而是历代守护者夜以继日地疏浚维护。当我们不再把年龄当作逃避的借口,每个清晨照镜子时,都能在眼角的细纹里,看见自己主动生长的年轮正在阳光下舒展新芽。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