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海采矿”(Deep-sea Mining)是指在深海区域,特别是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底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活动,主要目标包括富含金属的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等资源。这些矿物富含铜、镍、钴、锰等关键金属,被视为支持新能源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
请关注海湿
本文约3200字,阅读约6分钟
“深海采矿”(Deep-sea Mining)是指在深海区域,特别是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底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活动,主要目标包括富含金属的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等资源。这些矿物富含铜、镍、钴、锰等关键金属,被视为支持新能源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其作业区域通常位于国家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又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深海采矿的开展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律和环境治理问题,目前尚处于试验或初步开发阶段,相关规则和技术仍在持续讨论与制定中。
一块深海海底锰结核(也被称为"pelagite")的横截面标本,来自太平洋海底,厚度约为8-9毫米。这种暗色矿物质结核在世界最深的海底区域较为常见甚至十分丰富。它们主要由锰、铁、铜、镍和钴等矿物组成,其中常见的成分包括托多洛克矿、锰钠矿、无定形含水铁氧化物、针铁矿,以及火山碎屑铝硅酸盐和沸石等物质。锰结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约每百万年增长5毫米。其内部结构呈不规则的同心层状,显示出这种矿物并非连续生长,而是断断续续地积累形成的。此外,这种结核的成因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它们如何能保持在海底表面而不被沉积物掩埋,以及为何较大的结核生长速度反而更快。图片中的标本已经被切开,清晰地显示了其中心部分的不规则同心层状结构,中心核似乎围绕着一个橙棕色的岩石碎片形成。这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9月4日,由James St. John拍摄。(CC BY-SA 4.0)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5年3月27日,全球深海采矿的领头羊、来自加拿大的公司——金属公司(The Metals Company,简称TMC公司)再登头条。多篇公开报道显示,该公司正在计划尝试依据一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法律,推进在公海进行深海采矿的进程。这一消息甫一公布,立刻在国际社会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来源:TMC官网
原来,TMC公司想要依据的是美国1980年出台的《深海硬矿资源法》(DSHMRA)。这个法律,是在当时全球对海洋资源开发还没有明确规则的背景下制定的,旨在为美国公司提供一种国内层面的法律依据,去公海开采海底资源。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国际社会随后建立了一个更广泛认可的规则体系。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并设立了一个叫“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的机构,专门负责监管和管理全球公海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虽然美国至今没有正式加入这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被广泛视为唯一合法的监管机构。
上图:深海采矿的潜在影响示意图。图源:Drazen等(Amanda Dillon)2020年的研究。doi.org/10.1073/pnas.2011914117
在这样的背景下,TMC公司打算绕开国际海底管理局,直接依靠美国国内的老法律、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申请公海开采许可。这无疑是个突破口,也恰恰是争议的焦点。TMC公司CEO杰拉德·巴伦(Gerard Barron)说得很直接,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技术已经足以控制环境风险,同时,美国政府内部也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结核矿”资源——这些富含钴、镍、锰的海底矿物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他们希望能尽快拿到许可,尽早启动采矿计划。
TMC申请permit的新闻。来源:网络
TMC的前身为深海绿色金属公司(Deep Green Metals),于2011年正式创立。到了2021年,为实现结核采集与陆上加工系统规模的拓展,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此前,据媒体报道,2024年,TMC公司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新董事——特斯拉前高管史蒂夫·朱尔韦特森。这位曾与埃隆·马斯克共事多年的老朋友,不仅在科技和投资圈颇具声望,也为TMC公司的董事会增添了不小的分量。2024年1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其中一项条款指示国防部长对在美国国内处理来自深海的矿产进行可行性研究。2025年1月,在在特朗普政府即将上任之际,市场对深海采矿的支持预期日益增长,直接推动了TMC(纳斯达克代码:TMC)的股价大幅上涨。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什么是深海采矿?与你我何干?
深海采矿的“后遗症”!44年后,海底生态恢复了吗?
美国将如何应对全球深海采矿管理规则?一场悬念重重的博弈
IUCN举办研讨会:深海采矿法规谈判与暂停采矿呼声增强
深海海底采矿如何撬动万亿矿产?最新技术与前景展望
不过,这种做法让不少国家、国际组织感到非常不安。
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莱蒂西亚·卡瓦略(Leticia Reis de Carvalho)女士明确回应,任何国家或企业绕开多边机制、私自行动,都会违反国际法,破坏全球对海洋资源“和平利用、共同管理”的基本原则。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也纷纷提出质疑和批评。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深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那些海底矿物往往需要几百万年才慢慢形成,而一旦被采挖,将可能对原始生态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
而在美国国内,这件事也没那么容易就能推进。虽然那个1980年的法律还在,但金属公司提交的任何采矿申请,仍然需要经过NOAA的审查,包括环境影响评估、跨部门协商、公众意见征集等流程。之前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有环保组织对类似项目提出诉讼,最终法院要求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审查。不过,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曾多次推动放宽环保限制、加速资源开发,外界还是担心金属公司可能会借助政策“捷径”,试图跳过一些审批环节,尽快开采。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夏威夷州率先亮剑,禁止深海采矿 | 美国海底采矿风波:争议何去何从?
美国深海采矿行业或将得到政府支持:将评估海底开采金属能力
挪威被迫暂停2025年深海采矿计划
挪威议会批准深海采矿勘探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公开报道,这一事件还牵涉到一个来自夏威夷的原住民代表。他是多年来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谈判的重要声音,一直呼吁在制定深海采矿规则时,要考虑原住民和沿海社区的利益。在最近闭幕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会议中,他刚刚见证了一些积极进展: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进展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结果没过几天,TMC公司就宣布将绕过这一进程,打算单方面推进开采。这让很多人感到挫败甚至愤怒,觉得多年的努力可能被一家公司轻易推翻。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TMC官网发布的信息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TM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拉德·巴伦评论道:“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投入了超过五亿美元,以了解和负责任地开发我们在合同区域内的结核资源。我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环境数据集,精心设计并测试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的离岸采集系统,并遵循了国际海底管理局要求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尽管我们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进行了十多年的真诚合作,但该机构仍未按照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1994年协议下的明确条约义务,通过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规章。”
深海矿业,即从2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床中提取矿产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这一领域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相关研究表明,深海矿业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在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图来源:国际海底管理局(ISA)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深海采矿专栏。
当然了,TMC公司最后是否真能如愿,还要看接下来的审批情况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在全球资源越来越紧张、能源转型日益迫切的今天,如何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难题。一方面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是迫切的,需要关键矿产来支撑新能源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守住生态底线。深海不是没人管的地方,也不是谁先到谁就能挖的“无主之地”;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全球治理(有效且公正的治理),还拭目以待。
国际海底管理局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是一个自治的政府间组织,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授权,负责管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底矿产资源,以造福人类。国际海底管理局坚持以下原则:所有深海海底经济活动,包括深海海底采矿,都必须采用最佳科学证据进行监管和负责任地管理,以造福世界所有国家。国际海底管理局致力于ISA 致力于确保所有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在有关深海海底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中得到有效倾听。
(注:文章仅代表资讯,供“海洋与湿地”读者参考。)
编译 | 王昆山
审核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聚焦海洋·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The deep-sea mining industry got tired of waiting for international approval. Enter Trump.
Digging for minerals in the Pacific’s graveyard: The $20 trillion fight over who controls the seabed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你知道吗?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将组建代表团派代表团赴法国参会。©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海洋与湿地·往期TMC相关报道】
TMC融资成功:能源需求下的资本热潮与生态争议博弈
深海采矿巨头TMC面临资金枯竭,三大股东注资5000万美元续航一年
2025年或将开启深海采矿时代?加拿大TMC公司提出海底电池金属开采申请
电动车产业的转折点?TMC深海采矿发现太平洋海底的镍首次达电池级别
环保组织联合呼吁加拿大在第五届国际海洋保护区大会上宣布支持暂停深海采矿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