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卫生日:健康起点,希望未来 |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6 11:34 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于1948年4月7日,这一天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都会倡导会员国组织纪念活动。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卫生日活动的通知》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202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于1948年4月7日,这一天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都会倡导会员国组织纪念活动。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卫生日活动的通知》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202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并优先关注妇女的长期健康与福祉。

图源:WHO

世界卫生日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节点,旨在推动健康公平与全民健康素养提升。2025年,各国围绕“母婴健康服务优化”与“健康生活共建”两大核心主题,通过多维举措助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公民的健康问题,应该做哪些措施进行推广?

一、全球健康治理与合作

1.‌ 疾病防控与疫苗普及

延续世界卫生组织在疫苗研发与疾病防控领域的成果,推动《2030年免疫议程》实施,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通过建立气候适应性卫生系统,减少极端天气对健康的威胁,如加强呼吸道疾病预警与防控。

二、健康教育与行为倡导

1. 全民健康教育

1) 将健康素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职场开展阶梯式健康教育。

2) 用新媒体(短视频、直播)传播科学健康知识,打击伪科学信息。

2. 行为干预示范

1) 推广“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

2) 倡导每日运动、规律作息、心理调适等基础健康行为。

3. 重点人群干预

儿童青少年:推动校园“阳光体育”,限制电子屏幕时间,防控近视与肥胖。

三、健康环境与设施建设

1. 健康支持性环境

1) 建设15分钟健身圈,完善社区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园等公共运动空间。

2) 推动健康社区/城市创建,优化空气质量、饮用水安全、垃圾分类等环境指标。

2. 健康服务可及性

1)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功能,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健康风险评估等服务。

2) 推广“体医融合”,建立运动处方库,鼓励医疗机构与健身房合作。

3. 健康饮食环境

1) 推动健康食堂、健康餐厅认证,增加低脂低糖餐品供应。

2) 支持农产品绿色生产,减少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滥用。

四、科技赋能与智慧健康

1. 数字化健康管理

1) 普及健康类App、可穿戴设备,监测运动、睡眠、心率等数据。

2) 建设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个人健康档案互联互通。

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利用AI进行疾病风险预测和个性化健康建议(如营养方案、运动计划)。

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域健康问题,精准制定干预策略。

3. 远程健康服务

1) 发展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提升偏远地区健康服务覆盖。

2) 推广慢性病远程监测和居家康复指导。

2025年世界卫生日不仅聚焦短期健康服务提升,更致力于构建“预防为主、全民参与”的长效健康生态。从个人健康习惯到全球卫生治理,需多方协同行动,共同实现“人人享健康”的愿景‌。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文 | Maggie

审核 | YJ

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往期相关报道·海湿专家谈】

即刻掌握地球上几乎每个淡水水体的健康状况 | 淡水生态系统探索者平台

湿地生物指示物种如何帮助我们了解生态健康?

Anaconda R包:推动eDNA生物监测,助力土壤健康与“同一健康”

生物多样性与公共卫生有何关系?| 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1月23日举办研讨会

湿地公约:湿地健康=人类健康,保护与恢复湿地迫在眉睫!| 世界卫生日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