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瞎种花生了!记住这2拌3控,结得多又饱,一亩顶别人两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11:03 1

摘要:“同样是种花生,为啥我家亩产只有300-400公斤?”这是很多花生种植户的困惑。其实答案就在“2拌3控”这项技术里。这项技术让花生烂果率下降15%、饱果率提升20%,为增产增收筑牢了“科技屏障”。

一场花生产业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进行,新疆产区近日传出喜讯——亩产突破800公斤的纪录,让很多传统种植户直呼不可思议。

“同样是种花生,为啥我家亩产只有300-400公斤?”这是很多花生种植户的困惑。其实答案就在“2拌3控”这项技术里。这项技术让花生烂果率下降15%、饱果率提升20%,为增产增收筑牢了“科技屏障”。

“两拌”技术:打好播种基础

“两拌”是花生产量的根基。很多农户只知道拌种剂,却不知道还要拌种肥,这就是差距的第一个关键点。

拌种不是简单拿药拌一下就行。要在播前15-20天剥壳,剥壳前晒种2-3天。这样处理后的种子,能提前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31%,种子带菌率减少20.6%,增产莢果6%。

拌种时,要选用正规种衣剂如“丰洽”或“农洽三合一”,加上“丰洽”拌种肥。拌种肥不是普通肥料,它含有生化螯合磷、硫、锰、锌、铜、钴等多种功能元素,能全面进入种子内部。

拌种肥能增强种子萌发原动力,促使种子萌发,强壮根系,提高发芽率。这样一来,苗齐苗壮,提高根系土壤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化肥使用量10-15%。

“三控”技术:把握生长关键

“三控”是掌握花生生长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控制点,包括控水、控肥和控旺。

浇水不是凭感觉。花针期遇到高温干旱时需及时浇水,但要采用小水快速沟灌,切忌大水漫灌。开花下针期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重点浇好结荚水和饱果水。

施肥要科学。根据土壤条件测土配方施肥,花生需要氮、磷、钾、钙四种主要元素,也需要硫、硼、钼、锌、锰、铁等微量元素。按每生产100公斤花生果需肥量计算:氮6-7公斤、钙5公斤、钾4公斤、磷2公斤。

控旺是关键一环。在开花至结荚期,对植株密集、长势旺盛、株高超过40厘米的田块,要及时使用烯效唑、调环酸钙或多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是关键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花生产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白绢病、根腐病、茎腐病、果腐病等土传病害在重茬地块危害严重。

叶部病害如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锈病等也有发生。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或唑醚・氟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对于地下害虫,优选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等物理方法诱杀成虫。在花生荚果期,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初期,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或噻虫嗪颗粒剂拌细沙顺垄撒施。

杂草防控也不容忽视。播种镇压后至出苗前5-7天,在土壤表面湿润条件下进行芽前除草;花生出苗后15-20天进行芽后除草。

适时收获:锁住产量品质

不少农户随意决定收获时间,其实花生有明确的收获标准。一般来说,当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并逐渐脱落,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纹理清晰,果壳内壁呈现深棕色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机械起拔后,根部向阳,晾晒7-10天后,荚果含量水在20%以内,即可机械摘果。摘果后继续晾晒荚果,当荚果含水低于10%或花生仁低于9%以下时,可以入库贮藏。

高油酸花生在收获、摘果、晾晒和贮藏等过程中要单独操作,避免混杂。仓库要保持干燥,忌潮湿,这样才能保证花生的品质和销售价格。

最近新疆花生示范基地传来喜讯,实测亩产达803.4公斤,再次创下全国花生大面积单产纪录。

他们的秘诀就是“良种良法配套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更加精准的田间管理不仅提高了花生单产,还使花生的亩均投入成本降低600元,亩均效益提升近千元。

记住“2拌3控”技术,你的花生也能结得多又饱,实现一亩顶别人两亩的梦想!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