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崇州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紧抓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契机,围绕解决乡村人才“有贡献、无名分”“有需求、缺激励”的现实困境,探索建立适应乡村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的评价认定与激励机制
《走近乡村振兴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崇州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紧抓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契机,围绕解决乡村人才“有贡献、无名分”“有需求、缺激励”的现实困境,探索建立适应乡村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的评价认定与激励机制,激发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崇州市委人才办已评选认定三批次共222名乡村振兴“特优、高级、骨干”人才。他们中,有扎根泥土、创新农技的“新农人”“田秀才”,有带来新理念、新业态的“新乡贤”“土专家”,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凝聚振兴合力。他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在田野乡间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他们是梦想的守望者,于平凡岗位绽放耀眼的光芒。崇州市融媒体中心全平台开设《走近乡村振兴人才》系列报道,讲述乡村振兴人才的奋斗故事,记录他们如何以个人之精彩,点亮乡村之振兴,诠释时代之精神。
他是科技公司总经理,也是农民的朋友;他研究着最前沿的生物科技,心里装着最朴实的土地;他用科技的密码,为乡村振兴的梦想写下生动的注脚。他是李锴,带领科技公司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深厚的科技力量与专家智库,将“基因测序”“智慧农业”等尖端技术,转化为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李锴
李锴 ,30岁,来崇2年,四川天瓴基因快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李锴的世界里,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一幅是实验室里,精密仪器有序运行,屏幕上复杂的基因序列在屏幕前流淌。另一幅是田间稻浪翻滚,山间茶树叠翠,还有农民们洋溢着喜悦的笑脸。
而李锴,正是这两种画面之间的“翻译者”。他用科技的通用语言,破译丰收的密码,将科技科研力量与农业需求紧密结合。
深 耕
稻花香里的“基因密码”
2023年,李锴受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委派来到崇州,组建成立四川天瓴基因快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的科技项目管理经验,依托天津大学及四川创新研究院专家智库,李锴带领团队聚焦基因测序与智慧农业,致力于让尖端科技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当李锴第一次带着团队和技术来到水稻田间时,许多农民心存疑惑:“这些坐在实验室里的人,能懂我们种地的事?”李锴没有作过多解释,带领团队采集样本、分析基因,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那个能让水稻更强壮、更美味、更高产的“密钥”。
李锴(四川天瓴基因快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好大米,是'选'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对水稻来说,种子是'芯片'。我们通过基因测序,好比给每一颗种子做了'预体检',能提前预知影响它品质、抗性和产量的基因,从源头上确保丰收和优品。”
基因表达谱热图
基因关联弦图
过程是枯燥的,但结果是喜人的。通过对水稻基因的精准筛选,他们推荐的新稻种展现出惊人的抗病性和优异的品质,也让“好米”卖出了“好价”。助力崇州打造优质大米品牌,也让农户实现了增收,这是团队专业技术价值的体现,也让以前的质疑声变成了赞叹声。
与李锴公司合作的米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李老师团队的技术支持,我们这批稻谷加工出的大米色泽晶莹、口感软糯。不仅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而且销路也拓宽了,迅速成为市场上的品质货、高端货。”
李锴站在田野上,看着金黄的稻穗,心里无比踏实。他知道,科技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扎进了泥土里。
开 拓
枇杷茶的“数字春天”'
稳扎稳打的同时,李锴也在不断思考,科技还能为乡村做些什么? 李锴又把目光投向崇州特产——枇杷茶。
无人机飞翔在茶园上空进行监测,传感器埋在土壤中,茶农手机APP上显示着湿度、光照、病虫害预警等实时数据。
这一次,李锴决定进行一场跨界融合的探索。他带领团队,为枇杷茶园量身打造了一套“智慧茶园系统”。这套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巡航监测茶树长势,土壤传感器实时回传墒情和肥力数据……所有信息汇聚到云端平台,经过算法分析,最终生成精准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建议,并直接推送到茶农的手机上。
数字化管理带来了“提质、增效、降本”的效果。茶农不再需要凭感觉、“靠天吃饭”,每一次农事操作都变得有据可依。水资源和肥料得到精准利用,成本大幅降低;病虫害得以早发现、早防治,茶叶产量和品质得到了稳定保障。
智慧茶园系统,让茶园管理变得精准而高效。这是李锴带领公司开拓的智慧农业新领域,也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科技兴农结硕果
执着前行获殊荣
从水稻田到枇杷茶园,李锴的脚步穿梭于崇州的乡土之间,心中怀揣的是科技兴农的坚定信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的梦想与执着——“我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将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到更多的领域。点亮每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在实验室,李锴是严谨的科技工作者,带领团队求索创新;在田间,他是满怀热忱的兴农人,和农人一起播种希望。他用科技的力量,让稻香更醇厚,让茶韵更悠远。
鉴于李锴在崇州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突出贡献,隆兴镇党委通过“进乡奉献新村民”赛道举荐,经市委人才办联合多部门严格评审,评定其为崇州市第三批乡村振兴高级人才,配发人才绿卡享受五安工程,后续还可连续二年每年享受2000元乡村人才绩效奖励和5万元购房补贴等政策支持。
在李锴看来,荣誉和肯定,是他今后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努力奋进的动力。因为,最酷的科技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运用在广阔的乡村土地上,惠及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崇州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