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有一七旬老人,为了毒蛇的药用价值及市场价值,儿子差点丧生蛇口,他还不惜断指喂蛇,最后摸索出独家秘方,把毒蛇驯养的像亲儿子一样乖巧听话,成就千万身家。
要问大家最害怕什么?
软体蛇无疑是很多人的选择,特别是有毒的眼镜蛇,更是让人闻风丧胆。
可越是危险的东西,其潜在的价值越大。
江西有一七旬老人,为了毒蛇的药用价值及市场价值,儿子差点丧生蛇口,他还不惜断指喂蛇,最后摸索出独家秘方,把毒蛇驯养的像亲儿子一样乖巧听话,成就千万身家。
可这样危险的行业,有必须传承下去吗?
上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陈良菊和无数农村青年一样,怀揣致富梦进城打工。没有学历、不懂技术,他只能在工地扛水泥、搬砖头,日薪勉强糊口。
夜深人静时,陈良菊常盯着城中村的破屋顶发呆:“难道这辈子就只能卖力气?”
一天,陈良菊偶然撞见两名男子在树林交易,麻袋里蠕动的竟是上百条毒蛇!对方坦言:“这玩意儿比黄金还值钱!”
原来,蛇毒被制药厂高价收购,一克眼镜蛇毒能卖上千元,而五步蛇毒价格更是飙至万元。
陈良菊心跳如擂鼓,他连夜跑遍书店,翻烂了《蛇的养殖及利用》,发现五步蛇毒竟是止血药的“黄金原料”,市场需求暴涨,却因养殖难度极高,货源稀缺。
当晚,陈良菊攥着攒了半年的工钱,咬牙买了回乡车票,别人不敢碰的毒蛇,他要赌一把!
回乡后,陈良菊掏空家底,花30万引进800条五步蛇苗。
本以为按书养殖万无一失,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这些“祖宗”宁可饿死也不肯进食!
按资料提示,五步蛇喜食活鸟,陈良菊买来千只鸡崽替代,谁知蛇群毫无兴趣,只咬不吃;改喂老鼠,依旧碰壁。
眼看蛇苗日渐消瘦,陈良菊急红了眼,拉上儿子强行掰嘴填喂。
一条受惊的五步蛇猛然挣脱,毒牙直刺儿子手臂!送医抢救时,医生摇头叹息:“再晚半小时,命就没了。”
家人哭求他放弃,陈良菊却钻进蛇房独自硬扛。
一次喂食中,蛇头突然偏转,毒牙刺入陈良菊右手食指,剧痛钻心,他却坚持喂完最后几条才就医,最终截去半根手指。
蛇没养活,钱赔光了,手指也没了,那段时间,陈良菊真觉得自己是个笑话。
2017年,沉寂多年的陈良菊突然杀回毒蛇圈。
原来,五步蛇毒价格已涨至天价,他不甘心就此认输。
这次,陈良菊盯上了菜市场的灌香肠机。
既然蛇不肯吞食整只猎物,何不将肉搅碎成泥,用机器强行灌入?他买来绞肉机,将鸡肉、青蛙打成糊状,再像灌香肠一样注入蛇口。
没想到,这“土法子”竟让五步蛇食欲大开!原本一天只能喂50条,如今效率提升十倍;野生蛇一年增重半斤,他的蛇却能长两斤以上。
技术突破后,陈良菊大胆扩建蛇场,养殖2000条五步蛇。
一条蛇年产毒价值超5000元,年收入轻松破千万。
消息传开,药厂争相签约,同行惊呼:“这老头把毒蛇养成了‘印钞机’!”
走进陈良菊的蛇场,一幕奇景令人瞠目:他轻抚五步蛇的头,蛇身如宠物般缠绕手臂;一声口令,眼镜王蛇乖巧“亲吻”他的面颊。
问及驯蛇秘诀,陈良菊笑道:“它们不是牲畜,得当‘孩子’哄。”
原来,陈良菊常年观察蛇的习性,发现毒蛇攻击多因恐惧。
每次喂食前,陈良菊总会轻敲蛇箱,让蛇熟悉他的存在;取毒时固定蛇头的手法快如闪电,减少蛇的应激反应。
久而久之,蛇群竟将他视作“安全信号”。
“有次发烧没去喂食,几条蛇绝食三天,见我来了才肯吃。”他感慨道。
如今,陈良菊将技术传给两个儿子,却立下铁规:“绝招只能自家人学!”
曾有药厂老板开价百万买配方,被陈良菊一口回绝:“这手艺是用命换的,给多少钱都不卖!”
可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人赞陈良菊打破行业垄断,带动养殖致富,也有人批他“拿命换钱”,助长危险产业。
对此,陈良菊很坦然:“毒蛇救人还是害人,全看怎么用。我的蛇毒救过多少大出血的病人,你们数得清吗?”
夕阳西下,陈良菊站在蛇场外,望着远处山峦喃喃自语:“等我干不动了,这些蛇怎么办?”
风声掠过,蛇箱内传来沙沙响动,仿佛在回应老人的担忧。
陈良菊的事迹,像一则现代版“农夫与蛇”的寓言,不同的是,这里的农夫懂得与毒蛇共舞,在致命风险中搏出生机。
陈良菊的成功无法复制,不是每个人都有断指喂蛇的胆量,但那份死磕到底的孤勇,或许能给所有创业者一丝启示:
来源:rice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