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韵:踏古镇戏韵,寻民营越剧团新生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0:06 1

摘要:当百年越剧的婉转唱腔在古镇村落间流转,民营越剧团的生存困境与传承使命,正亟待破局之力。今年夏天,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越韵寻踪实践团,深入越剧故乡浙江嵊州,开启了一场探寻越剧传承与创新的立体实践。

青春赋韵:踏古镇戏韵,寻民营越剧团新生之路

导语:当百年越剧的婉转唱腔在古镇村落间流转,民营越剧团的生存困境与传承使命,正亟待破局之力。今年夏天,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越韵寻踪实践团,深入越剧故乡浙江嵊州,开启了一场探寻越剧传承与创新的立体实践。

古村戏语:民营剧团的坚守与传承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首站抵达越剧诞生地嵊州。在东王村,金牌讲解员李秋顺老师向师生们深情讲述了越剧的“前世今生”。古戏台旁、香火堂前、梁祝文化墙下、越剧诞生地陈列室里,李老师如数家珍。李秋顺老师说,民营剧团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全靠大家对越剧的热爱支撑着。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资金短缺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着民营越剧团的发展。即便身陷如此艰难的境地,民营剧团的传承者们依然在坚守着。

为进一步探寻越剧的历史底蕴与传承脉络,实践小队前往“中国越剧第一村”——施家岙村。村里的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个村级戏曲博物馆,就设在早期女子科班生活、学习的旧址——八卦台门内,一砖一瓦都留存着当年女子越剧演员的青春痕迹。俞兆南先生,怀着对越剧的满腔热忱,守护这座博物馆数十年。见到实践小队,俞兆南先生热情接待,还即兴献唱了一段经典选段,婉转悠扬的唱腔里满是对越剧的深情。

近年来,嵊州对越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未停歇:先后修缮200多处古戏台,让古老戏台重焕生机;精心打造东王村水上戏台、越剧小镇等文化地标,为越剧搭建展示平台;施家岙村作为女子越剧发源地,更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越剧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还探访了嵊州越剧博物馆,通过丰富史料和实物,系统梳理了越剧从“落地唱书”到中国第二大剧种的百年历程,深化了对越剧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的认知。

名家指路: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

实践第二站,团队在宁波镇海聆听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金派名家黄美菊老师的专题讲座。当实践小队成员问及“传统越剧如何融入现代元素、实现跨界突破”时,黄美菊老师以近年来备受好评的沉浸式越剧《龙门客栈》为例,娓娓道来:“《龙门客栈》打破了传统越剧的观演模式,让观众沉浸式参与剧情,不仅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喜爱,还让不少青年演员凭借这部剧‘出圈’,让更多人看到了越剧的新可能,这是非常成功的创新尝试。”谈及青年力量对越剧传承的意义,黄美菊老师满是期待:“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走近越剧、了解越剧,甚至像你们这样主动做相关课题、为越剧传承出谋划策,有了你们,我相信越剧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越剧创新的实践早已在嵊州悄然萌芽。第三站,实践团走进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精心打造的《梦回大观园》。创新剧目打破传统《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以“入梦-惊梦-出梦”的现代叙事逻辑重新诠释经典,结尾一曲《丢了歌》,更是将古典IP与现代精神巧妙融合,引发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成功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走进越剧剧场。

青春破局:三维发力,为越剧续新篇

实践团通过深入东王村、施家岙村等越剧发源地,在乡土间寻觅越剧最初的土壤,与李秋顺、俞兆南先生等传承人促膝长谈,体味其执着与艰辛;赴越剧博物馆研读珍贵史料,梳理剧种百年沧桑沉浮;聆听梅花奖得主黄美菊老师关于唱腔精髓与传承创新的专题讲座;并沉浸式体验了《梦回大观园》等创新剧目。通过扎实的溯源、问道与观新,实践团深刻洞察到当前民营越剧团体普遍深陷资金短缺掣肘、人才断层严峻、传播范围受限等困境。

溯源历史,直面现实,实践团坚信:

青年力量是破局的关键!

实践团结合专业所学,为民营剧团未来发展提出三条具体创新路径:

1.传播维度:

协助民营剧团运营抖音、B站等新媒体账号,策划制作“越剧小课堂”“老调新唱”等系列短视频,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解读越剧知识、演绎经典唱段,让百年越剧唱腔触达更多年轻群体。

2.校园维度:

推动“越剧进校园”展演活动,组织高校越剧社团与民营剧团结对共建,通过戏曲体验课、经典剧目进校园等形式,培育年轻的越剧观众群体与后备人才,为越剧传承储备新生力量。

3.产业维度:

尝试以新潮的方式传承经典,发挥设计专业优势,融合Labubu等热门IP,设计出蕴含越剧元素的文创盲盒;开发钥匙扣、手机壳、纸扇等实用周边,吸引更多年轻目光;运用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为剧团策划品牌推广方案,提升知名度。

结语: 传统戏曲的价值在于连接过去与未来。宁波幼专越韵寻踪实践团用脚步丈量越剧热土,以热爱点亮传承之路。这,正是当代青年以专业所长赋能传统文化、激活其时代生命力的生动诠释。实践团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关注越剧、走进越剧。以新视角、新方式,从传播推广到实践助力,全方位为越剧注入青春动能,助力民营剧团突围,共同续写江南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代代传扬的崭新篇章。

来源:细说历史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