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处江苏,2024年一瓶喝、一瓶放着落灰,差的不过是十二个万终端网点的距离。
婚宴席上,主家递过来一瓶蓝色经典洋河,十有八九你会接,至于汤沟?
很多人连盖子都没见过。
同处江苏,2024年一瓶喝、一瓶放着落灰,差的不过是十二个万终端网点的距离。
这就是眼下的江苏酒桌:省会、苏南、苏北,一条河隔着三套菜单,也划出了品牌的新高墙。
洋河铺货到乡镇小卖部,连喜糖铺子都能买到,汤沟想出连云港,得先把货车过路费摸熟。
灌南人自己都说:“不是咱不想闯,出了县城连瓶都找不到。
”听起来扎心,但数据更冷:汤沟全年销售额还没洋河一个季度广告费高。
双沟曾经也能打,被“老大”收编后,产品价签锁死在两百块以下,瞬间成了婚宴角落的配角——“用吧,便宜”“档次呢?
算了吧”。
高端局见不到它,销量被挤到只剩十分之一,连老经销商都叹气:“以前能卖千元档,现在只能当口粮酒。
”
另一边,今世缘换赛道飙高价。
国缘V系列直冲千元带,包装像化妆盒,拎去送礼不丢面儿。2024年营收涨三成,高端线更是飙五成,直接往洋河的地盘里插旗,南京的五星酒店吧台开始成排摆“国缘”,服务员一句“这边现在商务都用这款”,成了活广告。
渠道数字化像一把梯子。
洋河直播间里,主播一句“兄弟们,扫码抽奖”,弹幕刷屏。
汤沟去年才开了个天猫店,页面挂了几个月没人维护,评论区问发货时间,客服头像还是灰的。
错失双十一,就是错过整整一个冬天的旺季。
口味也在变。
年轻人不想再被五十多度辣喉咙,洋河顺势推了28度蜜桃味“微分子”,瓶子上印着“宿醉拜拜”,便利店卖得比传统系列还快。
汤沟还在啃老本,产品线像10年前的菜单,喝来喝去就那两三种高度酱香,劝都劝不动。
省里最近搞了个“苏酒振兴联盟”,想抱团打全国,规则写得漂亮:资金、物流、品牌故事一个不缺。
结果报名截止那天,会议室里坐的依旧是洋河、今世缘的老面孔,小厂要么账上没钱,要么老板还在犹豫要不要贷款装修厂房,错过窗口期,下一次机会又不知是猴年马月。
说到底,江苏白酒这盘棋已经进入“要么第一,要么回家”。
品牌像台阶,高的能把人托进主桌;低了,只能在厨房后院自己喝。
明天喝什么?
选择权其实在每个人手里的这杯酒上。
你说,下一顿席面,会让谁上桌?
来源:美食征途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