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甲亢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6 07:00 1

摘要:首先有必要明确一点,投降是绝对没有未来的。这是多数中国人早就明白的道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特朗普发起关税战,我们迅速反制。居然还有些砖家建议当跪族。这是我没想到的,感觉有必要再分享一些数据和观点。

首先有必要明确一点,投降是绝对没有未来的。这是多数中国人早就明白的道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有人吓得要死,说特朗普加税与1930年胡佛出台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类似,会引发全世界大萧条,贸易萎缩,还有人说这是全球化最后的挽歌。其实这些说法,太高估今天的美国了,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绝无可能那么大。那时候的美国还是世界头号工业国,工业产能占全世界一半,后面随着经济萧条日益加深有所削弱,但根基没有动摇,仍保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后来二战期间工业产能再度爆缸。

今天的美国是个什么货色?服务业、高精尖技术产业占大头,但制造业空心化趋势根本停不下来:过去一年,粗钢产能约8000万,为中国十二分之一,年发电量为4.49万亿度,不到中国的一半,汽车年产量为1061万辆,仅为中国35.2%‌,造船完工量为60万吨,更是仅为中国的1.4%‌‌。

美国今天最大的出口产品为美元,美元承担世界流通货币角色,所以制造业贸易逆差是必然的。一边收割全世界货币税,一边又想成为头号工业制造出口国,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符合经济规律。

美国作为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国,靠品牌溢价、技术优势躺着收商业税,已经且正在享受全球化贸易的最大红利。比如苹果手机,虽然大部分代工在中国,但利润又有多少留下来?一项数据表明,富士康每代工一亿苹果产品,利润只有180万,不及2%。中国人觉得美国赚得够多了,但美国人却认为远远不够。

是美国过分贪婪吗?倒也不是。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话解释是:“全球化过程中,有极少数人赚了很多的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买到了一点便宜货,然后丢掉了工作,丢掉了社区,丢掉了家庭,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特朗普为什么掀桌子?实质,不是美国人不喜欢全球化,而是美国的底层白人不喜欢,特朗普代表他们掀了桌子。美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苹果、微软、可口可乐、星巴克和通用电气等大型企业,包括华尔街的投资公司,哪一个会拒绝全球化呢?只是,这些国际化企业的利润惠及不到底层白人,特朗普企图拉着全球化贸易做陪葬品,让全世界为美国的分配不平等和通胀买单。

他想要通过关税让制造业回流,进而惠及美国底层白人,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要怎么回呢?水往低处流,资本往利润高处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美国大公司走全球化之路,也是跟着利润走的本能而已,没人拿枪逼他们。

孟加拉纺织工人日工作时间12个小时,月薪600-1000人民币,中国外出农民工,至今还有1.8亿,拿着低廉的工资,常年与父母孩子分离,求个社保已属难得。而在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时薪为7.25美元,加州、纽约州、华盛顿州等最低时薪达到16-18美元‌,以最低时薪12美元的阿肯色州为例,工人最低月薪能达到2376美元(按22天×8小时计),时薪18美元的加州,工人月薪可达3168美元‌。

所以试问,在国别间巨大的收入落差之下,制造业要如何回美国?中国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预料,抬高关税的结果,只能是美国底层白人拿更多的美元买单,比如,花5块钱买个鸡蛋,花50美元买双袜子。

美国国内的问题,何止工业流失底层失业,企图抬高关税解决国内矛盾,无异于异想天开、无能狂怒。贸易战,高端技术卡脖子战,特朗普第一任期已经打过,但结果如何呢?

2018-2024年,美中贸易顺差,从3233.3亿美元升至3610亿美元——2024年中国全球贸易顺差近万亿美元,而国产芯片自给率从15%提升至45%,28纳米以下成熟制程基本实现自主,未来恐怕要打成白菜价。中国已在5G、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实现超越,AI、机器人等领域也在迎头赶上。

2024年,中国对美进口总价值高达1.16万亿元,折合约1435亿美元,其中最大头为机电设备2697亿元,汽车车辆638亿元、飞机442亿元,医疗设备及光学设备910亿元。这次关税战打响后,以通用电气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设备公司、以波音为代表的飞机制造商,恐怕都将遭受重创,要么推动他们在中国加大本土化投资,要么促使中国寻求自研自产,或寻求非美供应商,比如欧洲空客、西门子。

另外除了这些工业制成品外,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头,还包括石油及其产品(比如沥青)也高达1643亿元,化学及其相关工业高达1469亿元,其中药品401亿元,塑料及橡胶制品总额622亿元,而在农产品领域,用于榨油的大豆、用于饲料的玉米总额达898亿元,食用谷物206亿元,动物产品310亿元,食品工业制成品267亿元……这轮关税战后,以强生为代表的美国医药企业在华市场份额,恐将迅速被德国巴斯夫等欧企蚕食、替代……

在这轮关税战之前,因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影响,中国对美基础关税已经接近20%,而在2月4日,中国又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了15%的关税,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如果再叠加这次34%的反制关税,中国对美所有产品关税将达到54%,其中特朗普最为挂心的天然气,关税将达到近70%,基本不可能再进口了。

此次关税战后,所有来华美国工业产品,都可能将迅速被欧洲或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企业所替代,中美可能进一步走向“脱钩”,全球供应链格局将重新洗牌。对于中国来说,除了一些高端芯片领域,美国并非不可替代,但对美国而言,却要面对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集体反制。

从消费市场的份额来说,目前中国的消费规模、人均的确依然低于美国。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消费不到老美1/3。但换句话说,国内市场需求潜力还有极大的挖掘机会。所以就像科技战倒逼国内科技创新,关税战的结果极有可能倒逼国内提升消费——其中最重要的,是补足中低层的消费能力,目前城市中层被房子束缚,而他们农村的父母被过低的养老金束缚,解开这两个群体的负担,消费能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很多朋友问,关税战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要我说,如果处理得当,没什么坏处,长期来看反而利好。

很多人担心关税战后,全球化将终结。其实这也是危言耸听。只是说,以美国为首和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极有可能会被特朗普击碎。实际上严格说来,特朗普也代表不了美国,他是民选总统没错,但2024年美国大选投票率为62.5%‌,其中投给特朗普的选票为50.5%,一共7464万张选票,占美国总人口不到1/4。他的关税政策,美联储没兴趣配合,华尔街不同意,民主党控制的州,比如加州,明确表示反对。

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旧的全球化体系崩溃,与其说是全球化的终结,不如说意味着新的全球化系统即将诞生。新的全球化系统会不会是全球工业产能占比超过30%的中国主导?我不敢预言。但迅速、不给丝毫情面的关税反制,说明上面早已有极限预案。这种时候,跪不得也跪不了,相反,更需要“枪在手,跟我走”的豪气。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美国大网红“甲亢哥”正在中国旅行。这几天,我一直在看这个20岁的美国年轻人的抽象视频,时常被逗得哈哈大笑。高铁隧道信号无阻、6小时2K无卡顿直播,是我们视而不见的日常,不知不觉却也引来全世界的惊呼。但重点是,在他的直播当中,今天的国人从容、大方、热情、开放且友善,“甲亢哥”的保镖“带薪休假”人人称羡。想想很有意思,生活好了自然从容淡定,过不好才天天咋呼。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