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偶尔会有人这样评价余秀华的诗歌:她的诗如果被你的孩子看到你有什么感想?让人马上意识到这话的意味。比较好的熏陶、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言传身教。故意以任何方式损人已经是大大不妥的举止,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更阳光向上呢?不过,余秀华确实有几首诗适合给孩子看,本期我们特意分
偶尔会有人这样评价余秀华的诗歌:她的诗如果被你的孩子看到你有什么感想?让人马上意识到这话的意味。比较好的熏陶、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言传身教。故意以任何方式损人已经是大大不妥的举止,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更阳光向上呢?不过,余秀华确实有几首诗适合给孩子看,本期我们特意分享一下她的组诗《写给儿子》。
《写给儿子》
余秀华 / 诗
㈠
儿子,与你相比我越来越矮了
所以你就要看到我看不到了的风景
我不要求你描绘给我听
但你要把足迹留在某一个晨曦
听见风,理解风
听到雨,怜悯雨
由此悲悯这个世界和一个残疾的母亲
第一首虽然只有七行,其间的淳淳诱教之语既包含了母亲说话的温度与宽度,也包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希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变高,再多的生活感慨也会化作满心的喜悦。第一行诗即包含了这样的意味,并由此形成自己殷殷期盼的理由。
余秀华的很多诗通常在开头的语句里显得平平无奇,越到后面越有几率出现金句,而且是在不经意间跳出的金句,令人惊艳。上面这一首诗给人的阅读体验就是如此。在这首诗里,风、雨已经不只是自然界里的现象和事件,二者俨然已经成了人的一些情感和命运的象征。
风是无法被阻挡的。无法阻挡的还有爱、命运,流言,以及其它的体验、感觉等等。它们如风无形却能被人感知。无法阻挡这些事物时,我们就坦然面对,予以理解,明白这些无法改变的力量和事实。此女诗人所谓“听见风,理解风”。
听到雨,怜悯雨。雨,此时已经是容易破碎、容易受伤的事物的象征了,仿佛人在某个时候的心。正如女诗人在一首作品里的句子:“雨打窗棂 / 这从天而降的事物 / 离破碎不足一秒钟”。这就是女诗人对自己的孩子传递悲天悯人的心法,是她心的玲珑之处。
第五、六行与第七行呈递进式的因果关系。从对“听见”和“听到”的外因事物的感知,到一个人“理解”、“怜悯”的内部心绪的发生,最终到达第七行的心境“由此悲悯这个世界和一个残疾的母亲”。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传递的一段心路历程的熏陶和修行。之所以让这个世界和一个母亲并列而述,在于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完美与缺憾是共存的,需要他们的悲悯、认识、理解、尊重。
女诗人这么一写,也把这悲悯传递给了每一个读诗的人。由此,这首诗就具有了非常强的感染力。
诗人的儿子余紫桐说从来不看母亲写的诗,但她已经把儿子教得非常优秀,以至于她骄傲地说“儿子对我一直非常有心,孝顺,两个仇人还能生出一个如此温情的男孩子,有些奇怪。”有着这个好儿子,甚至调侃起已离婚的儿子他爸的时候,女诗人也显得洋洋得意起来:“我和他爸歪锅对歪灶,倒生出了个好果”。从这首诗来看余秀华的育儿经,她想不把孩子教好都难。
㈡
儿子,
我喜欢你在星期天把鞋子涮干净
我们穿最廉价的鞋,
如果走的是自己的路
怎样的鞋都会让人欢喜
以后的路还长呢,儿子
我装在你童年口袋里的鸟鸣,
雨水,和泥巴房子
你要永远带着
且常常掏出 ,月下细看
第二首仍以书信体的形式开头,用十行诗给女诗人的儿子以温润的告诫。第一、二行让孩子在绵绵的母爱之河里养成整洁衣表,注重仪表的习惯。第三行承接前两行的诗意,并与第四、五行转折、跳跃的诗意加以对比,让孩子明白物质生活的廉价之处同样可以让心灵、精神的高贵之处熠熠生辉。独立的灵魂,自主的选择,才是掌控自己人生快乐的关键。这几行诗意在引领儿子更趋向于追求自立人格的背后,是一位母亲的爱和眼界。剩下的五行则把女诗人的母爱浅浅地化在更令人感知的事物里:鸟鸣,雨水,泥房……
为什么女诗人叮嘱儿子不要丢掉这三件事物呢?女诗人和她的儿子皆生于乡村长大于乡村,这些事物已经成为他们生命里尤其是灵魂故乡的物质底蕴,心中装着它们就能生发让梦想飞翔的力量,也凭着它们让母子俩人的灵魂得以滋润的同时,找到慰藉之处、归宿之处。
第一首的诗眼在后三行,第二首则在第四、五行。
㈢
你有自己的房间了
有窗向南,有阳光进来
儿子,无论如何你应该学会写诗
我希望你的秘密塞满每一个角落,只被你一个人分享
儿子,从今天开始写日记吧
用海一样颜色的日记本,用天空色的笔墨
从第三首诗的第一行来看,女诗人的儿子已经开始了独立起居的生活了。一句“有窗向南,有阳光进来”呈现了一位妈妈眼中的多少慈爱呐。在这一首里女诗人以多重反复的手法把心中的建议给儿子,让他自个选择。
当读到后两行“儿子,从今天开始写日记吧 / 用海一样颜色的日记本,用天空色的笔墨”的时候,有诗友说用天蓝的墨水写到海蓝的纸片上时,哪里看得到所写的字呢?这其实要与前面第四行联系起来读的:“我希望你的秘密塞满每一个角落,只被你一个人分享”。可见作为母亲的女诗人特别尊重儿子的秘密和人格,早把儿子当作一个人来看了。
㈣
儿子,我想你的时候会开出花朵
操场上的晴朗盛得下你青春的笑脸
同样的,我们要信任夜晚
信任泥泞和泥泞里的道路
不要说一定要走到哪里
一定要说爱会跟随行走,不会丢
诗可以传递说教时的意绪,而以说教为诗则是写诗之大忌。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即是此理。在这一组诗里,女诗人以阳光般的慈爱让她想对儿子说的管教传语化为含有意象、意味的诗语,可谓清新纯朴,温馨动人。第四首开头一行就让人为之心醉:想儿子的时候那妈妈如何会开出花朵呢?是开成了紫色满天星还是蓝色茉莉呢?把看不见的思念予以具象化的花朵,不由得让人佩服女诗人把通感手法运用得相当妙。
晴朗,是女诗人对儿子祝福、寄语,也是自信。更重要的是这一节第三、四行作为诗眼,传达着她对现实的凝重意绪,智慧与爱并存的力量,鼓舞儿子以之为伴,走向黎明的远方。第五、六行在议论中定格、升华爱与生命同在的哲思,让人惊叹不已。
如果可以,真希望余秀华这组诗能给友友们的孩子们看看,不论儿子还是女儿,可以让他们自己读,或读给他们听,不为孩子们热泪盈眶,不为孩子们感恩双亲,只为让他们感受到并拥有爱的力量。
关于余秀华这组诗,诗友们感觉如何?欢迎一起讨论交流。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
来源: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