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8年的五月天,安徽蒙城这个小地方可把人给急坏了。44岁的壮族将军周元带着他的广西子弟兵刚刚赶到,一看这地形就皱了眉头。说实话,这蒙城的城墙就是用黄土夯起来的,别说防炮弹了,连个像样的掩体都没有。可周元这个老将军不慌不忙,蹲在城墙根下抓了把黄土搓搓,对身边
1938年的五月天,安徽蒙城这个小地方可把人给急坏了。44岁的壮族将军周元带着他的广西子弟兵刚刚赶到,一看这地形就皱了眉头。说实话,这蒙城的城墙就是用黄土夯起来的,别说防炮弹了,连个像样的掩体都没有。可周元这个老将军不慌不忙,蹲在城墙根下抓了把黄土搓搓,对身边的小战士咧嘴一笑:"这土黏性足得很,要是掺上铁锅渣滓,肯定能扎穿鬼子的轮胎!"
那时候啊,周元的右肩还缠着绷带呢,那是半年前淞沪会战留下的伤,绷带早就被血浸成了褐红色。可这个硬汉子硬是带着伤打了大半年的仗,从来没喊过一声疼。两千名广西壮族子弟兵跟着这样的将军,那叫一个有劲头!
谁知道鬼子来得这么快?!周元他们刚到五天,还没来得及好好布防,日军的侦察兵就已经摸到了城外。这一下可把大家给急坏了,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要打仗,个个慌得直跺脚。可周元拍着胸脯安慰道:"老表们莫怕,咱壮家人有祖传的'骨阵'!"
这个"骨阵"真的是绝了。周元连夜带着战士们把三百口铁锅全给熔化了,铸成了三棱钉,又教当地的妇女们编织竹蒺藜。东门外撒满了竹钉,南街巷吊起了滚木,西城根埋好了火油坛子。有个大娘还递来一个腌菜坛子,关切地问:"将军,这个也能炸鬼子不?"周元哈哈大笑:"能!坛子摔碎了,酸菜汁糊鬼子眼睛,保准更疼!"
5月7日天刚亮,鬼子的坦克就轰隆隆地开过来了。头一辆坦克刚压上东门的土路,突然就像被马蜂蜇了似的乱扭——轮胎被竹钉扎成了筛子!藏在房顶的战士甩出麻绳套马索,专门绊骑兵的马腿。有个壮族兵更是绝了,他把鞭炮绑在狗尾巴上点着,狗窜进日军队伍里,炸得噼里啪啦的。日军战报里无奈地写道:"支那军把城池变成刺猬窝。"
第二天呢,鬼子学乖了,先用大炮轰塌了南城墙。硝烟还没散尽,就听见废墟里传来一阵唢呐声。十几个鬼子端着枪摸过去,突然脚下一空——掉进了插满竹签的陷坑!原来周元让伤兵吹唢呐当诱饵,后生们蹲在坑边数着:"一个、两个……嘿,又赚了十三个活王八!"
这些俘虏被麻绳捆着游街的时候,蒙城的老百姓都惊呆了。说实话,自打抗战开始以来,他们还真没见过成串的活鬼子俘虏呢!那叫一个解气,大家伙儿都拍手叫好。
到了第三天,情况就不太妙了。城里能用的子弹已经不到二十发,可鬼子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周元把最后二百人集合到染坊前,指着满缸的靛蓝染料说:"弟兄们,咱给鬼子开个染坊!"他们拆了门板当盾牌,抡起裁布的大剪刀当武器。日军少佐藤田清一被逼到酱菜缸前,周元把卷刃的大刀往他跟前一扔:"给你切腹,别脏我的地!"
藤田后来在日记里写道:"那个中国将军的眼睛像烧红的炭,看一眼就让人腿软。"可不是嘛,周元这个壮族汉子骨子里就带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下午四点的时候,最惨烈的时刻到来了。周元被七颗子弹打穿了胸膛,可他还是不倒下。战士们找到他的时候,将军的右手还死死攥着半截铅笔,怀里揣着一张没画完的中国地图——那是他答应给儿子画的啊!
蒙城百姓收殓遗体的时候,发现他左臂骨头里还嵌着三颗弹头,排得像北斗七星似的。老军医抹着眼泪说:"这三颗是淞沪会战时的旧伤,他缠着绷带又打了半年仗啊!"那真是让人心疼得不行。
城东的乱葬岗上,周元曾经用刺刀蘸血在城墙上刻下的字还在那儿:"倭寇头颅欠我两千三百颗。"后来李宗仁看到战报,红着眼圈说:"周凯之这个账房先生,连人命账都算得一分不差!"
最感人的是什么呢?周元殉国后第七天,有老乡看见一个穿蓝布衫的汉子在城墙根烧纸。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画满红线的地图,轻声说:"爹,全国地图我替您画完了。"火苗蹿起来的时候,照亮了地图右下角的小字:"倭寇未灭,何以家为?"
蒙城人后来把乐育小学改名为周元小学,上课铃是用日军炮弹壳改的。孩子们说,听见铃声就像听见将军在喊:"后生仔,好好读书,别让鬼子再欺负咱!"
这一仗打得真是惨烈,两千广西子弟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可他们用竹钉火油坛硬是让鬼子付出了惨重代价。虽然蒙城最终还是沦陷了,但这三天三夜的血战为大部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意义那叫一个重大!
来源:温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