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教育的广阔版图上,每一所高校的校训都如同一颗独特的精神坐标,指引着师生前行的方向。近日,福耀科技大学的校训“敬天爱人,止于至善”出诸于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价值追求,不仅承载着传统智慧,更对现代教育有着非凡意义。
在中国教育的广阔版图上,每一所高校的校训都如同一颗独特的精神坐标,指引着师生前行的方向。近日,福耀科技大学的校训“敬天爱人,止于至善”出诸于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价值追求,不仅承载着传统智慧,更对现代教育有着非凡意义。
“敬天爱人”这一理念,虽在当代被广泛传播与应用,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溯源。“敬天”观念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古人敬畏自然,尊崇天理,认为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则神圣不可侵犯,这在《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可见一斑,它强调人要顺应天道,与自然和谐共生。
“爱人”思想则与孔子的“仁者爱人”一脉相承,倡导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尊重,秉持仁爱之心。而将“敬天爱人”组合并赋予其深刻内涵,使之在商业和管理领域大放异彩的,当属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将这一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强调按客观规律做事,把员工福祉放在首位,创造出独特的经营哲学。曹德旺先生受此启发,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道思想,将“敬天爱人”作为福耀科技大学校训的重要部分。
“止于至善”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历经千年传承,激励着无数人追求道德和学问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人们不断反思自身,革除旧习,使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断完善,永不止步于当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
从内涵层面深入剖析,“敬天”在福耀科技大学的教育语境中,首先是对科学真理的敬畏。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学生们需明白科学规律不容置疑和亵渎,严谨的治学态度是追求真理的基石。
在理工科实验中,一个小数点的偏差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只有怀着对科学的敬畏,才能得出准确且有价值的结论。同时,“敬天”也是对规则法纪的敬重,无论是校园规章制度还是社会法律法规,都是维护秩序的保障,遵守规则是学生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爱人”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它倡导学生将个人才智与善意推及他人,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团队合作中,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以共赢为目标。
在社会实践项目中,学生们深入社区,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需求,用实际行动诠释“爱人”的真谛,使自己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止于至善”激励着福耀科技大学的学生在学业和品德上都不断追求卓越。在学术方面,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对专业知识深入钻研,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学术瓶颈。
在道德修养上,时刻反思自身行为,改正不足,追求人格的完善。譬如:学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反复打磨,从选题、调研到论证、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相较于其他高校校训,福耀科技大学的“敬天爱人,止于至善”有着独特之处。许多校训侧重于学术追求或品德培养的某一方面,而“敬天爱人,止于至善”则将对自然与真理的敬畏、对他人的关爱以及个人的道德和学术追求有机融合,构建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育人体系。
它既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又注重学生的精神塑造,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真正意义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对福耀科技大学的学生而言,这一校训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在思想观念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身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重自然、关爱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在学术道路上,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促使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业,勇于探索未知,攀登科学高峰。在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敬天爱人,止于至善”更是指引他们前行的灯塔。
当学生步入职场,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还是企业管理,对规则的敬畏、对他人的关爱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都将使他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赢得尊重和认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会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史海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