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晴暖,宗慧本不称其名,久饮天池,渐欲通慧,忧予乏蔬,乃埋豆池旁。既雨而芽,朝食乃烹之以进。饥肠得此不啻江瑶柱①,入齿香脆,颂不容口。欲旌②以钱,钱又竭,但赋诗志喜而已。(《游山日记》)
晴暖,宗慧本不称其名,久饮天池,渐欲通慧,忧予乏蔬,乃埋豆池旁。既雨而芽,朝食乃烹之以进。饥肠得此不啻江瑶柱①,入齿香脆,颂不容口。欲旌②以钱,钱又竭,但赋诗志喜而已。(《游山日记》)
注释
①江瑶柱:海中有贝称江瑶(亦名江珧)者,壳大而薄,前尖后广,呈楔形。其肉柱味鲜美,为海味之珍品,即名江瑶柱。②旌:表扬。
说明
日常俗物,亦被他说得津津有味。想及陶公“种豆南山下”诗,便知布帛菽粟,原有许多滋味存焉尔。
集评
周作人曰:此种种莱食,如查《野菜博录》等书本是寻常,现在妙从经验得来,所以亲切有味。
——《风雨谈》
乐莲裳曰:……然雄心运概,不屑不恭,时复一露,不异畴昔挑灯对榻时语,虽无损于性情,犹未平于嘻笑。
——《游山日记》跋
来源:古今人文撷英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