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代韩愈先生论述了学习应该从师求学,也重点说明师者的职能。
全文长 1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代韩愈先生论述了学习应该从师求学,也重点说明师者的职能。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如是指出教师的重要性。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自古而今,教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何为师者
《说文解字》将“教”释义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师”的本义指众军,后引申为传授知识者,指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具有建设性的教育,执行各项教育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或有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教师,也是社会上为数不多的冠以“人民”前缀的职业。
一所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学校的灵魂。有好老师的地方就有好的学校,就有好的教育。
何以为师
1.为人正
身正为范,行为世范。教师是社会的典范,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是公众人物。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百姓对教师整体是尊重的。
教师要尊重自己的身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序良俗,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谨言慎行、衣着得体、做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不只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教养的传承。身教永远重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自己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为学博
学为人师,学高为师。教师必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
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点、课程标准要求等深入掌握。必须了解学科教改前沿,不盲从,尊重自己的教学经验,借它山之石攻玉。
教师还要掌握系统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处理学生出现的心理等问题。学习必要的国学,四书五经、经典子集,做真正中国人。还可适当学习哲学知识,指导自己的人生。
3.为师尊
师道尊严,君子务本。作为一名教师,专业发展是其骨子里应有的追求。教育既是事业,也是人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书写教师自身的生命传奇,展现生命的价值和华彩。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研究课堂是教师永恒的工作主题。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场,学习是师生生命的成长方式。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教师不轻慢课堂、不应付学生,就是崇高的师德具体而生动的体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就在提升自己课堂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人生的品质。
4.为业精
乐教爱生,敬重职业。业务精湛,是事业的基石。
教师要做到安心办公、静心教学、爱心育人。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平等,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教好每一个孩子。让学生能够从心里信任教师、热爱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师者何为
教师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1.教授学科知识
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授教材编写的知识,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教师利用教材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知识,教授学生人类发展过程、认识自然的过程及尝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类既有知识,促进学生高效的成长,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体会生命的过程。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命过程体验,学习知识是帮助学生有好的生命过程。让学生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成长,这就是“育人”含义。
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人生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教师的为人处世风格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3.达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某种意义上更是“教己育人”,教师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但同时也要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享受教育带给教师的美好感受,体会完整幸福的教育人生。
教师应该用一颗匠心来守护自己的课堂,对课堂精益求精,尽力使每一个点都达到极致卓越。课堂的样子就是教师生命的样子,教师在提升自己课堂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人生的品质。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关键点在教师,发力点在教师,最终希望点也在教师。教师有尊严,教育有希望;教师有担当,民族有未来。
往期精彩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来源:校长派